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2006年对引入的3个向日葵新品种进行科学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大白花二号、大黑片、大青花3个品种产量较高,分别对照品种三道眉增产42.6%、34.4%和21、3%,且其它性状良好,适宜在当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刘剑丛  杨建太  刘建斌  杨峰 《林业科技》2004,29(5):26-26,30
锈线菊蚜(Aphis citricola)为同翅目蚜科昆虫,是天水市秦城区梨园的主要虫害之一,其生活史短,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因此,于2003年7月上旬锈线菊蚜的繁殖旺盛期,在同一梨园进行了不同种类杀虫剂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近日,"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致袁隆平院士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披露,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4.
唐冰莲  杨建太 《甘肃农业》2011,(5):92-92,94
秦州区由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布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处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雨量稀少,降雨集中且相对变率较大,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秦州区总耕地面积6.36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2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8.93%,由于集中降雨期与作物的需水关键期差位大,使得水分利用率偏低,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大因素,常导致全区大多数耕地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实践表明,秦州区旱农区大幅度增产,就可实现全区农业的大丰收,就可实现全区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一、马铃薯产业现状㈠马铃薯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区域马铃薯产业是秦州区近几年来一直重点发展的农业项目之一,为了保证全区马铃薯生产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秦州区提出了"推动、发展、提高"三位一体的产业开发思路。该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播种1万公顷左右,平均每公顷产22500公斤,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地  相似文献   
6.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性措施,为了筛选出适宜于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新品种,我们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不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从中筛选出适宜于该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同期播种的玉米采用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给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天水市秦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平南镇孙集村进行了不同的覆膜方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一、增收原理 在河谷川水地利用无霜期长、气温高及地膜覆盖的特点,将鲜食早熟玉米于菜类套种,充分利用土、肥、气势资源,一膜两用,增收节支。鲜食玉米力求早上市。  相似文献   
9.
<正>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42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35万公顷,人口63.8万,其中农业人口33.4万。种植作物以冬小麦、春玉米、马铃薯和冬油菜为主,常年播种面积在5万公顷左右,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8.7%。全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年均降雨量  相似文献   
10.
<正>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全区地处黄土梁峁沟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海拔1130米~2700米,年平均降雨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