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样方调查,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测定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天然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对苦槠种群龄级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苦槠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呈现聚集分布;静态生命周期表表现出苗丰富,Ⅱ龄级以上的存活数呈现下降、Ⅲ龄级以上处在上升稳定发展期、Ⅵ龄级以上呈递减变化趋势特征,这是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和种群内外部之间竞争造成的;存活曲线接近于迪维(Deevey)C型,表示幼苗期死亡率很高,随后死亡率低而稳定。龄级数量有较充足的后备资源,不是连续向成年发育;龄级结构特征为I龄级苗比重大,向Ⅱ~Ⅳ龄级以上高阶径转换过程中数量下降,不连续发育,在Ⅴ、Ⅵ龄级达到稳定,Ⅶ龄级以上向成熟林迈进趋势减少,这都是环境条件的筛选作用结果;种群结构量化结果表明为增长稳定型种群,说明苦槠种群在自然状态下能保持稳定和扩散。通过加强苦槠天然林的保护,适当人为干扰,开展结构化森林经营,保持种群的聚集性生长,促进种群更新,可维持苦槠数量和范围的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