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家庭式流动进入城镇成为新趋势。农民进入城镇成了打工、消费的农民工,实现了从"生产工具"到"消费主体"的转变。本文采取经济计量学方法,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在城购房农民家庭消费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城工资性收入、丈夫目前职业类型、双薪家庭对消费有显著正的影响效果;同住人口数与消费有显著负的影响效果,贷款购房的家庭各项消费支出会减少;对此提出提高在城购房农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分析河北省在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河北省实施京津冀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以家庭式的流动进入城镇成为新趋势。来自农村的农民家庭期望能够在城市中立足,他们涌入城市在城市购房并成为本地农民工的主体。中小城市、小城镇住房价格低,成为农民家庭安家置业的首选。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河北省南大港孔家庄村在城购房农民家庭的消费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城购房农民家庭消费与衣食住行灰色关联较高,与娱乐、医疗支出也有比较高的关联,同时贷款支出也与消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粮食物流尤其是农村地区粮食物流存在成本高、渠道过多、速度过慢等问题。基于此,在分析我国粮食运输现状及成本构成的基础上,构建解释结构模型,系统地提出影响粮食物流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蔬菜是居民日常消费中最常见的农产品之一,随着蔬菜供需双方市场的要求、大型连锁超市的发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的推进,农超对接模式应然而生.用农超对接模式直接配送蔬菜,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的局面.本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型超市的博弈模型,得出双方的纳什均衡策略,分析农超对接模式的意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供应链是由具体的各种关系构成的一种嵌入性结构为理论依据,以供应链核心节点的采购活动为研究起点,从采购的视角,以河北省保定市某超市的蔬菜采购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价格变化下的采购订货模型、非假期采购订货模型、假期采购订货模型以及考虑季节因素的采购订货模型,得出超市采购人员对蔬菜的采购应该根据4种模型区分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采购订货策略,以此来降低嵌入型食品供应链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4年保定市24个县区面板数据,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保定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教育水平、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等环境变量对农业生产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投入要素冗余的减少有显著正向作用。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是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关系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计划指标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该研究以廊坊市为研究区域,在Matlab工作平台上,将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配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