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论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中国梦",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之一的林业建设,兰州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猪粪尿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化肥减量增效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猪粪尿还田处理水稻产量显著增加;各处理米质差异不大;土壤有机质指标与产量成正相关。因此,猪粪尿全量还田是水稻种植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大部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形,属温带半干旱气候,紫外线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富含钾、硒元素,具备了生产优质果品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是我国北方果树最适宜栽培的地区之一。近十年来经济林产业的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微酸性有机肥料施用,可以为果树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方法]选择黄桃和葡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微酸性肥料(pH7.0)对土壤和喜酸果蔬优果率、折光糖等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微酸性有机肥可降低土壤pH和改善土壤盐渍化。施用15 t/hm2微酸性有机肥对黄桃和葡萄产量均比施用一般有机肥料高,黄桃与不施用有机肥比,增幅为4.90%;与施用一般有机肥比,增幅为1.30%;葡萄与不施用有机肥产量增幅为8.17%,比施用一般有机肥增幅为3.50%。葡萄上虽然施用22.5 t/hm2有机肥产量更高,但是结合2种作物以及成本核算来看,施用15 t/hm2较优。[结论]在喜酸类果树栽培上,每年施用15 t/hm2微酸性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在好氧高温堆肥时常出现有机肥料产品pH值过高的问题,为盐碱地改良以及喜酸性作物种植需要,满足有机肥料新标准的要求,开展微酸性有机肥料生产工艺研究。从生产发酵工艺着手,通过需氧情况、原料以及调酸辅料的添加3个方面进行分析,摸索到一条适合工厂化并且简单可操作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味精下脚料调酸辅料,并且经过间隙性发酵达60 d,能够获得符合标准的有机肥料产品,并在腐熟后7 d左右时间均符合微酸性肥料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处理技术,结合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快速测定有机肥料中Cu、Zn、Pb、Cd、Cr和Ni.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背景值低,RSD为1.1%~5.4%,回收率为95.2%~103.7%,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合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Cu、Zn、Pb、Cd、Cr和Ni.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畜禽粪便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有机肥料》(NY 525—2012)和台湾省有机肥标准,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重金属超标率大小依次是锌、铜、砷、汞和镍,超标率达63.1%;不同粪便类型重金属污染情况不一样,猪粪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铜、锌、砷、汞铬、镉、铅和镍,禽粪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砷、锌、铜、镍、铬和汞铅镉,牛粪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铜、锌、砷、镍、铬、镉和汞铅,羊粪重金属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汞、锌、铜、镍、铬、镉和砷铅。通过尼梅罗污染指数法计算,猪粪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其次为禽、羊和牛,猪粪重金属属重污染等级,禽粪便重金属属轻度污染等级,羊、牛粪重金属属警戒级。本文提出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加强有机肥料科学使用指导工作和逐步建立畜禽粪便重金属、抗生素、致病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监控体系3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餐厨垃圾问题日渐突显,由于餐厨垃圾产量高、成份复杂,为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带来了重重难题。现对上海餐厨垃圾收集处理情况、餐厨垃圾特性及国内外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实地调研了上海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技术,同时探讨了用餐厨垃圾制作有机肥料对土壤环境及生物的影响,以促进上海餐厨垃圾得到进一步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探讨对田间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效的修复方法成为热点工作。采用深翻闷棚措施并选用海泡石、木霉菌、竹炭、石灰+钙镁磷肥、有机肥5类不同钝化剂两大类方法对土壤进行处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的有效态含量,从而达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深翻闷棚对土壤中Zn钝化效果为极显著,钝化剂处理对土壤中Cd钝化效果不明显。种植1茬白菜后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分析表明,深耕闷棚对土壤中3种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极显著。添加钝化剂没有降低土壤中Cd的有效态含量。木霉菌和海泡石处理对土壤中Cu有效态含量降低效果显著,木霉菌、竹炭、海泡石处理对土壤中Zn有效态含量降低效果显著。通过深耕闷棚的方法能对Cd、Cu、Zn污染土壤进行有效修复,木霉菌和海泡石是较好的土壤重金属修复钝化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机肥料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中的积累效应。[方法]在上海郊区选取3个试验点进行有机肥料中重金属积累效应试验,跟踪监测施入有机肥的土壤和植株中的重金属浓度变化,并且了解重金属在土壤和作物中相关性。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污染情况。研究对环境容量进行分析,掌握在上海土壤的环境允许年限规律。[结果]重金属根据土壤性质和土壤pH值不同,在土壤中积累效应规律有所不同。试验植株样品,铅、铬和砷平均值有超标。铜的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铅的负相关相关度较其他重金属要大。其他4种重金属在作物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规律。施用有机肥对3块田土壤重金属影响不大,污染幅度且较为一致。对试验点进行环境容量年限分析,若按照45t/hm2的量投入类似试验用有机肥,铜将在15年内达到土壤容量标准。积累最低的为Hg,大约要2000年会使得土壤超过环境允许容量。[结论]当过量的有机肥施用后,重金属会在土壤和作物中均有累积。持续过量施肥可能会引起土壤中重金属超过环境允许最大容量,特别是铜已经有较明显的环境影响,因此在有机肥料施用田间技术上控制投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