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家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化而来,转为室内圈养,必然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因而造成严重缺光,其中最缺的光谱波段是太阳投射到地面的紫外线。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设计研制了养殖专用紫外光源,以专门弥补阳光中所含对家禽机体最有生物作用的中长波紫外线,进而对部分圈养家禽进行了紫外辐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昆虫的趋光原理、生活习性和捕虫方法的讨论,提出了利用LED窄带、多色、直流供电、可调制、节能环保等优点,实现野景观欣赏“和”色诱冶,高压电击“杀虫”的设想。以STC89C54单片机为核心,选择SN3352驱动芯片实现大功率LED的驱动,采用PCB板和铝质六棱柱灯具解决LED散热,完成控制器硬件电路和调控方法的软件设计,研制出可人机交互、多源、具有动态效果的“景观诱虫光源”,实现对害虫的高效、选择性诱杀。该装置具有外观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多功能尧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农、林、牧等领域进行害虫的防治,具有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植物是在全谱太阳光下进化、生长,选择性的接收各种平衡光色的事实,利用自主设计的"基于单片机LED光源"进行了光质、给光方式以及给光时段对不同组培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胚发芽实验中,红蓝光组发芽数最多,增长迅速;对绿豆组培苗生长速率影响,间歇给光优于连续给光方式,用"LED-72-50-16/8"处理,干重提高33%;促进马铃薯芽体分化以及生长,同时供应红光与蓝光,生长速率最佳;给蓝光的时机影响生长速率,给于开始阶段者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二氧化碳监控系统"由采集、传输、显示处理和控制模块组成,利用TGS4161传感器采集CO2浓度数据,经NRF905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给主机,再经串口传给上位机(PC机),PC机内装载"VB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CO2浓度"阈值"设定、数据的实时显示、处理和报警;利用GSM模块,通过中文短信指令实现对CO2补偿装置的远程上位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片机植物组培专用LED光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植物组培对光环境的需求,依据组培苗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突破传统的点、线光源局限,采用模块化阵列式设计理念,研制出由14R、6B、4W、1UV 1W LED组成5*5基元模块,再由若干个单元模块组成"LED阵列平面光源",其发射光谱与植物的选择性吸收光谱相匹配;采用涂覆低温红外高辐射材料的铝基顶齿散热器和轴流风扇结合的方式,降低大功率LED结温;本光源能够对光质、光强、光周期和工作方式进行动态调节。可专业用于组培育苗,并在光照培养箱、温室种植及植物工厂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智能植物组培箱包括由采集、传输和显示处理模块组成的监测单元,以及由模拟装置和控制模块组成的模拟单元。监测单元实现对组培箱内植物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利用大功率LED、低温电热膜、半导体制冷片设计了光照/加温/降温模拟装置,控制模块实现对模拟装置的“智能下位”和“远程上位”控制。该组培箱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扩展性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大扁杏系我国“三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该文介绍了大扁杏丰产栽培方面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发展、利用、推广、维护好宝贵的扁杏资源和果农利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电气-液阻尼缸具有电气和液压设备两者的优点,它以电器元件控制压缩空气为动力,同时还具有液压缸的某些良好性能,已得到普遍应用。在生产过程中,该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现象通常最终反应为气动执行器动作无力。我公司从德国进口的自动双头圆榫机因故障停机时,其故障现象就为工作台运动无力,并伴有自动停止。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波段选择性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概述了植物生长发育对光波段选择性吸收的主要理论,具体分析了国内外用于作物补光的主要电光源的光电特性,详细介绍了不同波长光照射植物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几个实例,以期为农业工作者在对农作物补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