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毒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提高商品效益,增加收入,还提高复种指数,增强土壤肥力,是一项轻型无公害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1头颈部较轻细,大小适中,占身体的比例小,眼明有神,无眼屎。2前躯肌肉丰满,胸宽且深,此为心肺机能旺盛的象征;背腰平而宽广或稍弓起,肋骨圆拱,间距宽,有利于心肺发育。3体躯要长,腹部平直,公猪切忌草肚垂腹,腹大往往配种无力。4后躯和臀部发达,肌肉丰满,母猪后躯宽阔,骨盆腔发达,便于安胎多产,减少难产。5四肢要求骨骼结实,姿蹄端正,公猪四肢粗壮,强健有力;睾丸发育良好,两侧对称,表皮无红肿现象;包皮无积尿,性欲旺盛,检查精液品质优良。6母猪乳房柔软,手触呈海绵感为乳腺组织发达,是产乳性能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支气管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以中草药配制的“7811”粒剂,通过十年来的努力,并经实验室试验,中间试验,都取得可喜的成绩。临床治疗,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治愈率96.07—99.8%,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愈率96.6—99%。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害作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口疮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牛、羊多发,特别是山羊发病率最高,马、骡偶有发生。对于该病治疗,以前采用打针、涂药的方法,收效甚微。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试验,按照中兽医学“脏腑辨证”、“阴阳五行”和“药物行径”的道理,制成中草药粉剂,治疗该病,花钱不多,收效及佳。   1.症状 主要表现在口、唇、皮、舌红、痛、肿胀,口内垂涎,生疮、糜烂,草料难咽,咀嚼困难。大部分口唇外部、皮肤生疮、溃烂。个别则全身皮肤生疮、脱毛。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升高或正常。   2.发病机制 由于春、夏气候反常,或天气干旱、炎热,或阴雨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适宜玉龙县马铃薯金针虫防治的生物杀虫剂.[方法]选取5种生物杀虫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个生物杀虫剂处理出苗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辛硫磷颗粒剂和CK处理,200亿孢子/g白僵菌微粒剂、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个处理出苗率最高,分别达98.74%、99.71%;5个生物杀虫剂处理保薯效果和对马铃薯金针虫的相对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保薯效果和相对防效均最高,分别为30.07%和44.06%;5个生物杀虫剂处理小区均产均极显著高于CK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药剂,200亿孢子/g白僵菌微粒剂产量最高,达36016.80 kg/hm2.[结论]5个生物杀虫剂中,16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见效快且持效期长,最适于马铃薯金针虫生物防治;其次是200亿孢子/g白僵菌微粒剂,保薯效果20%以上,相对防效30%以上;再次是2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100亿孢子/g绿僵菌微粒剂,保薯效果12%以上,相对防效30%以上.  相似文献   
6.
“强力驱虫净”是湖北省当阳市饲料添加剂厂生产的新产品,为了在本地区推广,为了找到一种高效、安全、方便、广泛适用的理想驱虫药物,于1995年3~4月我们对该药“一药四用”,对其它动物的驱虫效果,药物安全范围和解毒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这些都是药品说明书上没有的),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倚祁连山,南临湟水河,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也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县辖8镇11乡,294个行政村,总人口37.5万人,是青海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农机大县,全县大中小型拖拉机社会保有量达33986台,2008年10月底在册拖拉机26321台,有证驾驶员20216名,机员之比为1:0.77。  相似文献   
8.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按照西医疗法,效果不佳。用中药清肺疗法,效果也不够理想。笔者根据中兽医学理论,运用“脏腑辨证”法则,按照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采用“宣降肺气和通泻大肠相结合的解毒、排毒”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牛水肿病”又称为鞣酸中毒病。是黄牛采食了含有大量鞣酸的栎树叶、槲树叶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病是豫西山区春季黄牛的常发、多见病。有关本病的资料在国内外杂志上已有介绍。但在治疗方法上,并未明确指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为此,我校和嵩县兽医院共同联合,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办法,对本病进行了治疗研究。多年来,共试治本病患牛225头,治愈210头、死亡15头,治愈率达93%以上,单从治愈率一项看,由原来的51%上升到93%。实践证明,中西兽医结合治疗“黄牛水肿病”疗效高、见效快、预后良好、值得推广。现将我们多年来试治本病的情况,介绍于后,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青杠叶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