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近三年来,我市的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第二蔬菜生产基地。1988年,总面积7,500亩,总产量4,980万公斤,总产值近5000万元,经济效益和社益会效相当可观。除解决本市蔬菜冬春淡季供应外,每年外销三分之二支援东北一些大中城市。有些品种还与邻近国家进行小额贸易出口创汇。因此,大力发展塑料大棚和温室蔬菜生产,不仅繁荣了农村商品经济,对我市开发辽河三角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做好校园规划设计工作,使校区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充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区建设的重要课题.结合河北北方学院新校园东校区规划设计,分析新校区建设的特点,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做好高等学校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 秋末,当水温降到10℃下时,河蟹的摄食量大减或停止摄食;当水温降到5℃以下时,河蟹开始潜伏在池埂或池底的洞穴中,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待翌年春天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河蟹才出来活动。当年蟹苗养到秋末如未达到商品规格就需要继续越冬。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如管理不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要做好越冬管理。1 越冬前加强饲养管理 河蟹在越冬期尽管代谢水平很低,但仍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其能量来源主要靠体内积蓄的脂肪和蛋白质。如果越冬前河蟹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人们开始重视对某些资源的人工增殖和保护。其中一项保护措施就是改进网具结构。1996年我县蛐耙生产增加很快,到目前仍有上升之势,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县螃蟹资源造成很大损失,蟹类和某些底层鱼类产量比往年直线下降。因为蛐耙生产属于底拖耙拉类作业,而这本身就对星类和某些鱼类造成了威胁。老式蛐耙不仅破坏亲鱼、亲易正常产卵场地,而且直接损害亲鱼、亲星及其卵粒。改进后的渔具大大改变了这种情况。一、耙架上部钢盘与背网兜脱离,而改为西德绳子拖网的网口形式,由绳子代替网衣,这样鱼类、蟹类很容易…  相似文献   
5.
<正> 乐亭县翔云岛林场淡水养鱼场,是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盐碱荒滩上开发的,面积1000亩。1992年平均亩产573.5kg,1993年淡水鱼又喜获丰收,亩产突破750kg,总产达75万kg.实现利税150万元。我们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池塘养蟹业发展迅速,实践表明它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但如果管理不善,也会出现效益低甚至亏损的现象。我县1994年河蟹养殖就出现了大多数亏损的局面。1994年我县共养河蟹163.9hm~2,其中扣蟹养殖13.3hm~2。产量120.9t。总体上看,扣蟹养殖都盈利,而成蟹养殖有70%的户亏损,另外10%有的盈利,20%的收支平衡。造成大多数养蟹户亏损的原因是:1 蟹苗质量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池塘施肥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但是,近几年来.有些养鱼户在施肥时只施氮肥,不施磷肥,造成池塘严重缺磷。因此,池塘虽然施肥不少,但是效果却不太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营养单一。现将磷肥的作用和施用方法介绍如下:1 磷肥的作用 施肥的目的是培育大量的浮游  相似文献   
8.
氮素营养条件仍然是当前决定水稻高产的中心问题。为掌握粳型杂交水稻营养特性及确定施肥措施,在1977—1980年开展了粳型杂交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试验方法及过程本项研究的田间试验布置在沈阳郊区和大洼县。沈阳试验田为草甸土型水稻土;大洼试验田为滨海盐渍性水稻土。土壤农化基本性质如表1。小区面积40~60平方米,三次重覆,未施有机肥料。塑料薄膜湿润及旱育苗。历年约于3月末(大洼)至4月初(沈阳)播种,5月  相似文献   
9.
北方地区青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石斑鱼属于南方海水养殖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北方地区养殖的关键技术,总结养殖经验加以推广,自2006年始我们在乐亭县北港立新海水养殖场进行了青石斑鱼工厂化及室外池塘养殖技术探索,养殖初获成功.现将两年多来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高产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合理控制基本结构的发展,科学地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的过程。生育过程中正确地统一足穗、穗大、粒多、粒饱的关系是争取水稻高产的关键。因此,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施肥和灌溉,是创造水稻高产更重要的环节。过去我们曾进行了以肥、水为中心的水稻高产栽培的研究,在1978年的试验中,6.66亩黎明A×C_(57)杂交稻,平均亩产为1460.2斤,其中2.66亩创造了亩产1505.8斤的成绩;二亩丰锦品种也达到亩产1369.9斤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