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明金钗石斛高产栽培的氮磷钾最佳配方,以金钗石斛幼苗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金钗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金钗石斛幼苗生长效果不同,其中,以施用尿素10.87 kg/667m2+过磷酸钙31.25 kg/667m2+硫酸钾10.00 kg/667m2效果最好,其药用部位(茎)的生长量为1.74 g/株,较 CK 增加5.45%,微量元素铜、锌、铁和锰含量分别较 CK 增加46.24%、50.80%、69.35%和25.70%,药用成分茎多糖和石斛碱分别较 CK 增加42.36%和46.67%。合适的氮磷钾配比能够明显促进金钗石斛幼苗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3.
4.
5.
奶是人类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优质的奶通常具有良好的感官与风味特征,但其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生鲜奶感官和风味物质的来源、组成及其影响的因素,为开展牛奶风味研究,保持生鲜原料奶风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饲养管理要点 1温度控制 用温原则按表1进行。但夏季适当走适温范围上限,冬季相对走下限,,经长途运输的苗鸡入舍温度可再提高1吨℃,  相似文献   
7.
8.
研究金钗石斛不同采收时间质量变化,为其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和四部)测定不同时间采收的金钗石斛中的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石斛碱含量,利用比色法、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黄酮和多糖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时间采收的金钗石斛的质量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两个采样点的金钗石斛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石斛碱含量均在相同时间达到最大值,多糖和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不一致;两个采样点金钗石斛中6个检测指标在12个月均存在显著差异;两个不同采样点金钗石斛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5.20%和5.73%,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2.35%和34.78%;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得出两个采样点金钗石斛适宜采收期分别为8月至12月和9月至翌年1月,两个采样点最佳采收期为11月。贵州赤水金钗石斛最佳采收期为11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苦荞种植密度和锌浸种浓度的最佳组合,为优化栽培技术与提高苦荞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西荞二号为材料,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硫酸锌浓度对苦荞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数据使用Exc le软件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SSR法)。结果:(1)株高和叶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一级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叶面积在120万~180万株/hm2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此范围则减小;当锌浓度在0~0.4%范围时,苦荞株高、叶片数、叶面积、一级分枝数以及产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锌浓度继续增大而呈下降趋势。(2)不同密度和浓度对西荞二号的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低-高-低变化趋势,当密度大于180万株/hm2时产量下降;产量随浓度的增加也呈低-高-低变化趋势,当浓度大于0.4%时产量下降。结论:各组合处理对苦荞生长性状和产量均具有影响,从苦荞长势和产量角度考虑,西荞二号的最佳处理组合为密度180万株/hm2,锌浸种浓度0.4%。  相似文献   
10.
不同锌质量分数和密度对苦荞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荞二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锌质量分数和种植密度对苦荞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合处理对苦荞苗期、现蕾期、开花结实期的生理特性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适当的锌质量分数和种植密度组合有利于苦荞叶绿素指数、光合速率、总黄酮质量分数和产量的提高.从苦荞长势和产量角度考虑,西荞二号的最佳组合密度为180万株/hm2,锌浸种质量分数为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