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文着重论述农机化发展的动力和速度.指出推动农机化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生产需要.决定农机化发展速度—综合经济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人口增长过快、资金和能源不足是其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对发展农机化应采取螺旋式迂回渐进的策略,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和完善能实现“低耗持续农业”目标的农机系统和经营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系统形成综合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1983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数量比1978年翻了一番。农业机械的发展,促进了我省农业连续八年获得丰收,乡镇企业逢勃发展,农民收入成倍增加。近年来,我省农村涌现了大批的专业户、重点户,出现了许多专业村,从事农业商品的生产,农村已逐步从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商品生产同农业机械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是实现机械化的基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化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农业机械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内大有可为。本文对这一领域作了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