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木为我国亚热带代表性针叶树种之一。本文对用国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为126.463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124.016t/ha,占总量的98.06%。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配规律是:树干>树根>树叶>树枝>树皮>球果。树龄30年时,乔木层总净生产量及干材净生产量均处于速生阶段,因此,不宜在30年前对柏木人工林进行主伐。  相似文献   
2.
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养分年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川中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枝、叶营养元素年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中养分动态可分两种类型:季节性升降型(氮、磷、钾)和稳定型(钙、镁)各营养元素含量均在生长季末较为稳定,营养诊断采样时间以10~11月为宜;枝中养分动态大致与叶同步,而变辐较小,但生长季末期各元素含量多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银糖槭树引种至川中丘陵及北缘山地,在海拔900m以下地区,前期生长较均正常,年均高生长量可达125.3cm,地径生长量可达2cm.但光肩星天牛危害较剧,可导致成片林分死亡.近期内不宜大面积引种推广银糖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川中地区30年生柏木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氮磷钾钙镁积累总量为3131.630kg/ha,枝叶氮磷钾量分别占总量的68.39%,68.16%和68.77%,过度剔枝将造成比采伐干材大得多的养分损失;不同冠层针叶中氮磷钾含量均以上层相对较高,各生长级林木间亦以上层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土壤中养分可利用部分较少,水解氮1.200T/ha,速效磷0.05T/ha,速效钾2.559t/ha.研究结果,对柏木人工林营养诊断及其它营林措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数量化方法,根据32个实测样地资料,对川中丘陵区柏木林适生立地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坡向、坡位、土层厚度是影响柏木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且其最适生立地条件为阴坡、下部坡位、厚土层;建立了以柏木标准年龄(25年)优势高为因变量的预测方程:(?)_(标优)=10.82203X_(31)(阴坡)+10.47488X_(32)(阳坡)-0.77122X_(42)(上部)-1.14093X_(92)(薄土层)+2.04609X_(102)(次生起源);柏木人工林群体遗传品质下降,导致了人工林生产力不及天然次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陕北不同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际真菌的资源与分布,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分别选择陕北神木、府谷、米脂、榆林、安塞、延安6个样地的油松纯林采集样本分离纯化油松根际真菌,经分离鉴定共得到21种、92株真菌。结果表明,神木、府谷、安塞地区的真菌种类较多,榆林、米脂、延安地区的真菌种类相对较少;不同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同一地区的不同土层差异不显著。菌根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表明,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与菌根侵染率呈正相关;全氮、全磷、全钾在榆林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在延安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在府谷地区与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陕北地区的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其中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呈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深色有隔内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DSE)和内生真菌与含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正相关。因此,菌根侵染率和油松根部真菌资源分布受不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选取历年冬季连续30天内≤0℃最大日数为低温指标,建立GM(1,1)模型,对绵阳市大叶桉冻害进行了预测。预测模型为:P(K+1)=25.1239e~(0.3645k)-23.1239后验差检验模型精度为第一级“GOOD”。预测下次灾年将在1999年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