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钳嘴鹤迁徙期觅食生境选择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2012年5月31日至9月13日多次对迁徙途径西双版纳的钳嘴鹳觅食生境选择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钳嘴鹳觅食生境选择的主因子是人为干扰、水、食物、隐蔽物,最适觅食生境是无人类干扰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有相对稳定食物的浅水湿地。  相似文献   
2.
曼稿自然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方式对资源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和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曼稿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曼稿自然保护区社区土地利用状况及利用方式的数据.分析其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影响,提出替代种植、固定生产用地、营造防火隔离带、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加强巡护等加强社区生产用地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州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猕猴、熊猴、北豚尾猴、短尾猴、菲氏叶猴等5种猴科动物种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猕猴在全州3县市所有乡/镇(街道办)均有分布;熊猴分布于勐养、勐遮、勐混、勐仑等乡镇;北豚尾猴分布于勐遮、勐混、易武、勐仑、勐腊等乡镇;短尾猴分布于勐海、勐仑等乡镇;菲氏叶猴分布于允景洪、勐养、勐旺、勐遮、勐腊、勐仑等乡镇。运用ArcMap10.2.2软件进行筛选过滤,测算出猴科动物潜在分布面积约为32.02万hm2,分布海拔在480~2200 m,种群规模约在 3470~ 4740 只。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灌木林等7种植被类型均有猴科动物分布。针对猴科动物保护面临的生境破碎化、林下经济发展导致生境质量下降、被猎杀等威胁,提出加强栖息地保护、关注笼养猴科动物福利、严肃查处非法猎杀行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加强宣传力度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2012年6月,经多次野外调查及访查,共记录到西双版纳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74种。其中,两栖类34种,隶属于2目7科;爬行类40种,隶属于3目13科。两栖爬行动物中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2种;Ⅱ级重点保护4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65种;云南特有种8种;西双版纳特有种4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丰富,其多样性指数(D)分别为5.305 2和6.745 3。爬行类的DG-F高于两栖类,表明爬行类科属间多样性更高。据此,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保护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双版纳两个不同民族村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尝试,认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是造成村寨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修建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修建垃圾池用来固定垃圾投放地点及牲畜实行圈养等措施,使村寨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提出了明确管理主体、进行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改变村民传统观念等四点管理措施。该研究可为有关部门开展农村村寨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6日,西双版纳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双版纳州森林公安局和勐腊县林业局,在勐腊县尚勇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勐捧农场八分场橡胶地内救助一头被铁铗夹伤的小象.第2天,小象被转移到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治,24 h对小象进行监护,直至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7.
综述西双版纳区域范围内印度野牛的分布、种群数量及研究现状,其在西双版纳境内的种群数量下降较为明显,栖息地范围不断萎缩,面临着高度破碎化和人为干扰等问题。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因子,包括适宜生境减少、人为猎杀、人工繁育研究不足等,提出加强印度野牛杂交育种研究、建立保护小区、加强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收缴区域内枪支、进行人工繁育研究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取查询文献、走访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藤枣进行调查,结果为共在6个地点发现6个种群32株藤枣,均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但未见花、果和幼苗,自然更新状况堪忧;有2个种群及生境受到严重干扰和威胁;3个种群的生境有轻微人为活动,干扰和威胁轻;1个种群无人为活动,无干扰和威胁。建议对西双版纳地区的藤枣进行迁地或就地保护,建立重点保护区域,持续开展调查,对生物学特性和生境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2008~2011年在西双版纳保护区曼稿子保护区的了望台和曼稿老一号桩、勐养子保护区的莲花塘和关坪等地实施有计划地林下可燃物烧除,调查监测计划烧除前后动植物的变化情况,对大型食草哺乳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影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有大型食草哺乳动物3科5种;在原生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及荒地(灌丛)3种生境中,烧除后,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都有所增加,增加值为0.04~0.2,其中,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以及优势度变化最大的是在次生林中(0.26),其次是在荒地、灌丛中(0.07)。认为林下可燃物烧除加速了可燃物的更替,改善了动物的食源供应,提高了生境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在2017年1—6月,采用样线法对西双版纳环境友好型生态橡胶园和橡胶纯林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1目32科60种,其中江南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记录到11目32科56种,江北橡胶纯林记录到7目23科28种;江南、江北2块基地均有分布的鸟类有24种;有国家二级保护物种2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鸟类16种;按居留类型划分,有留鸟38种,旅鸟15种,夏候鸟4种,冬候鸟3种;按生态类型划分,有鸣禽50种,涉禽4种,猛禽3种,攀禽3种;Shannon-Wiener指数H_(江南)=8.35,H_(江北)=6.40,H_(江南)H_(江北);鸟类对生境选择呈现树林灌丛近岸水域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纯林的特点;江南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鸟类多样性明显多于江北橡胶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