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了提高金银花褐斑病防治的靶向性,加强对银花褐斑病病原的检测。依据科赫氏法则,采用‘巨花一号’金银花褐斑病病叶为试材,经过平板分离、菌种纯化、叶片接种试验和ITS鉴定。通过3次病原菌分离、检测,共分离真菌71株,从金银花叶片上首次筛查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ini)、旋丝毛壳(Chaetomium bostrychodes)两种潜在致病菌;另外,还有2株具有生防价值的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试验证实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为金银花褐斑病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根据陕西省科委关于“渭北旱塬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研究”的要求,我们于1976年至1978年在乾县城关公社结合喷灌试点建设和当地生产,对棉花喷灌增产效果、适宜土壤湿度、适宜的湿润深度、田间耗水量和喷灌灌溉制度进行了研究,为探索喷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及相互作用,为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用2001—2020年的MODIS系列遥感数据,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计算闽江流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趋势分析研究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最后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RSEI的驱动因子。[结果](1)RSEI计算结果中4个生态指标的第一主成分平均贡献率达到69.01%,说明RSEI能够充分反映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且向好发展。2001—2020年闽江流域的RSEI均值由0.618上升到0.701,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优良的面积比例增加了19.16%,流域90.28%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结论]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其中海拔和夜间灯光对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解释度较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均会加大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茎用芥菜(文中简称芥菜)是椒江市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其膨大的茎经加工腌制后,便成为市场上销售的榨菜。 椒江市郊一些公社,历来有利用绿肥(黄花苜蓿)田里套种间作芥菜的经验,获得了绿肥和芥菜双丰收。近几年来,这个经验已在全市和台州地区推广。1983年椒江市有8600亩绿肥田实行了套种间作,占全市绿肥田面积的40.9 %,台州地区绿肥田间套芥菜的面积已达20多万亩。 绿肥田间套种芥菜,绿肥(黄花苜蓿、紫云英等)是主体,芥菜是间套作物。一般绿肥(黄花苜蓿)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芥菜于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上中旬移栽套入绿肥行间。到3月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