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总结Ca^2+,Al^3^+,人工合成有机阳离子聚合物和壳聚糖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的机理以及研究现状,认为上述物质在低浓度废水处理领域可以得到更进一步应用,同时应不断关注有机阳离子聚合物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联合工艺,研究其对高含氮、低C/N废水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亚硝化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1.0d时,亚硝化活性比较稳定,进水氨氮浓度对其影响不大.进水氨氮浓度在400~600 mg/L时,出水亚硝酸氮浓度都在260~280 mg/L,可以通过控制进水氨氮浓度调节出水亚硝酸氮/氨氮的比率.亚硝化反应器出水的亚硝酸氮/氨氮的比率对厌氧氨氧化脱氮率有重要的作用.当进水氨氮浓度为480 mg/L时,出水中亚硝酸氮/氨氮的比率为1.2左右,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氮物质去除率达到  相似文献   
3.
以薯类(红薯、木薯)、豆类(豌豆、绿豆)和谷类(玉米、小麦)淀粉为研究对象,在淀粉糊化温度测定的基础上,通过降低温度和pH值,研究了不同淀粉颗粒外壳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将最高处理温度与淀粉糊化温度差值设置为-16~15℃,在乙酸溶液(pH值1.5、浓度7.1mol/L)中对淀粉颗粒进行处理,糊化程度为19%~56%时,可以得到不同淀粉的颗粒外壳,厚度为50~470nm。除绿豆淀粉外,其他淀粉颗粒外壳的分子量(4.3×107~5.2×107g/mol)均大于原淀粉的分子量(3.8×107~4.7×107g/mol)。不同淀粉外壳的厚度与其粒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以及相对结晶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玉米淀粉的颗粒外壳结构相对完整,可作为生物大分子缓释自组装包膜材料。  相似文献   
4.
污泥发酵制氢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厌氧发酵产氢技术处理污泥制取氢气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归纳并分析了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的原理、厌氧发酵产氢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该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技术,研究了油桐DGAT1在不同品种以及种子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DGAT1在6个不同品种成熟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明显,这种表达量与种仁含油率相关性也不明显。在油桐‘ZN L-F52’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DGAT1均有表达,在6、7、10月份表达量较低,而在8、9月份表达量高,相对表达量呈上调趋势,这与油桐种仁油脂形成规律相符合,说明该基因可能与油桐油脂合成调控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影响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的几种主要因素,包括接种污泥的种类和浓度,营养物的种类和浓度、无机离子、培养温度以及水力条件等。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材料(nZVI/AC),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nZVI/AC对BrO3-的去除效率,并研究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nZVI/AC具有很高的表面反应活性,且nZVI和活性炭(AC)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BrO3-的去除效率随 pH 值的减小而增大, 共存离子NO3-和SO42-对其去除率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去除速率.机理分析表明BrO3-被nZVI/AC吸附而使局部BrO3-浓度升高,并被nZVI迅速还原为无毒的Br-.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细管冻精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研究了稀释液的种类对精子活力与存活的影响,确定了细管冻精精子在液氮冷冻度过冰晶期对其损伤最小的最佳熏蒸高度(最佳冷冻温度)和最佳熏蒸时间,并且对成品冷冻的细管冻精不同解冻温度及时间进行研究。由柠檬酸钠和果糖组成的稀释液精子存活时间长,Tris稀释液冷冻后精子活力高于其他配方;牛细管冻精最佳熏蒸距离为2cm,时间影响不显著,7~9min均可;用50℃温水15s解冻精子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奶牛细管冻精精子的活力,试验探索了稀释液种类、最佳熏蒸距离、最佳冷冻温度、最佳熏蒸时间、不同解冻温度及时间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精子在由柠檬酸钠和果糖组成的稀释液中存活时间长,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稀释液中冷冻后精子活力高于其他稀释液;牛细管冻精最佳熏蒸距离为2.5 cm,时间影响不显著(5~10 min均可);用50℃温水解冻15 s的精子活力比其他解冻温度和时间时的精子活力要好。  相似文献   
10.
酶解薯类淀粉适用于电镜观察其颗粒表面及内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同步研究淀粉颗粒表面小体和壳层结构,用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在室温下单一或复合酶解马铃薯、红薯、木薯淀粉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酶解颗粒并进行性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酶作用时,只有α-淀粉酶可使3种薯类淀粉显露颗粒表面小体(直径29~73 nm)和壳层结构(厚度150~400 nm);马铃薯淀粉的酶解率(1.1%)远低于其他2种淀粉的(14.1%、16.3%)。马铃薯淀粉表面小体的排列较紧密、壳层结构较致密,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抗酶解性和较大的峰值黏度(即膨胀能力)。复合酶作用时,α-淀粉酶复合与其单一作用的效果类似。因此单一α-淀粉酶有限酶解法可以作为淀粉颗粒表面小体和壳层结构的研究方法,酶解条件为:酶浓度80 U/mL,室温下酶解12 h。该研究结果为淀粉类产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