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源和氮源对松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了影响松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松乳菇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KNO3。  相似文献   
2.
利用苏云金杆菌的新剂型———油悬浮剂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该剂每hm2 3 0 0 0mL、45 0 0mL、60 0 0mL 3种施药量 ,其防治效果在 1 %显著水平下与 40 0 0倍敌杀死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1990~ 1994年在赤壁市官塘林场对贺氏线盾蚧 (KuwanaspishowardiCooley)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虫在我省 1a发生 2代为主 ,少数 1a 1代和 1a 3代。大部分以第 2代受精雌成虫越冬 ,小部分以第 1代雌成虫、第3代 1龄若虫和雌性 2龄若虫越冬。其天敌主要有草蛉、寄生蜂、寄生真菌等。该虫主要发生于北坡、山脚、密林及 6a生以上老竹 ,立竹 3m以下虫口达 93 3%。 5月下旬第 1代若虫孵化高峰期 ,采用 2 0 %敌杀死喷杆、4 0 %乐果注干、3%呋喃丹根施 ,防治效果分别达 79 2 %、85 7%和 93 1% ,但由于若虫孵化期较长 ,竹林整体防效并不明显。通过疏伐虫害竹、抚育清林 ,竹林虫口密度由 10 0头·(10 0cm2 ) - 1 降为 1 4 5头·(10 0cm2 ) - 1 。对严重受害竹林 ,采取强度采伐虫竹、全垦抽槽、压青施肥 ,虫口密度降幅达 97 0 % ,新竹胸径平均增加 1 3cm ,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研究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23(Burkholderia cepacia C23)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活性跟踪,采用有机沉淀法、超滤法、Sephadex G25分子凝胶过滤法对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C23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为分子量5 000~10 000 Da的多肽类物质;建立了用超滤、分子凝胶过滤快速有效分离纯化伯克霍尔德菌C23菌株活性多肽的技术方法,为进一步制备单一的活性多肽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基质栽培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的可行性,试验比较了枫香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且对所栽培香菇的多糖、蛋白质含量及高效液相特征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菇品种森源135(L.edodes cv.Senyuan135)在不同比例枫香基质培养基的香菇菌丝生长速率方面略优于对照栎木基质培养基。随着枫香基质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加,香菇菌丝满袋时间、转色完成时间略有延长,且产量略有降低。香菇醇提物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基本一致,但枫香基质栽培的香菇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略高于栎木基质栽培的香菇。因此,采用枫香木屑代替传统栎木屑作为基质栽培香菇,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评价刺槐基质栽培香菇的可行性,分析了刺槐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菇汀香18生长速率优于对照栎木屑培养基,而冬菇森源135生长速率略低于对照栎木屑培养基;夏菇汀香18和冬菇森源135的香菇产量均略低于对照的栎木培养基。说明刺槐资源替代传统的栎木资源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杨树害虫多达184种,隶属于7个目40个科。本文简述了我省杨树主要害虫危害现状,重点阐述了杨树主要害虫综合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Bt高毒力菌株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开发马尾松毛虫专用Bt新剂型 ,本试验对 7个Bt菌株进行了杀虫效果的水平筛选 ,并对高效菌株进行了杀虫浓度梯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后河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采集到大型真菌样本180号隶属22科46种,其中隆纹黑蛋巢菌为湖北省新发现.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态分布,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后河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真菌资源,应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真菌资源,使整个生态环境可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松褐天牛林间监测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我国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 ,由于其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 lenchus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Nickle ,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现已迅速上升为重要的危险性森林害虫。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和危害 ,进而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蔓延 ,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松褐天牛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与危害控制技术等的相关研究 ,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1,2 ] 。为了研究松褐天牛发生与扩散规律、探索林间监测方法 ,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