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本军  林力  王敏芬  肖云  白翠云 《种子》2017,(6):117-119
根据2013-2014年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结果数据,分析了鲜玉糯4号的品质、理化及皮渣率、产量、植株、穗部及抗病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鲜玉糯4号各项指标均达标.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国审玉2015035).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卉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鲜花销售量38亿支,盆花8.1亿盆。全国有花卉生产企业2万多个,花卉批发市场2000多个,花店近2万个,从业人员145万人。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劳动力相对便宜,花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花卉文化底蕴深厚,发展花卉业有很多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业还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措施对青贮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青贮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对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收获期和施肥水平均极显著影响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其中,氮肥对青贮玉米的鲜、干生物产量的提高及青贮玉米营养品质、饲用价值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的影响较小。建立了氮、磷、钾肥和青贮玉米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得出了青贮玉米新饲玉14号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9.00万株/hm2;最佳收获期是籽粒乳熟中期; 预测出了获得青贮玉米最大鲜、干生物产量,蛋白质产量,中、酸性洗涤纤维产量,脂肪产量时所需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海南11份春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单株粒重>生育期跃主茎节数>百粒重跃单株粒数>单株荚数跃有效分枝数>株高>底荚高度。因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优先考虑单株粒重、生育期和主茎节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如何利用有限土地创造出成倍的财富,使边远省份的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云南省科协系统经过多年努力,在全省建成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以乡村科普协会、农研会为支干的网络,把实用技术广泛传播给千家万户渴求掌握技能的农民,帮助他们在奔小康路上架起一座座金桥。云南省科协系统发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信息灵通的优势,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农协会、农研会上,使科技的触角伸向全省农村各个角落。几年前,建水县曲江镇出现了几户农民组织起来的蔬菜研究会,省、县科协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很快涌现出靠种菜种果和养猪  相似文献   
6.
当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存在诸多不足,文章分析了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鲜玉糯2号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选系CD75-4作母本、Y51作父本组配的糯加甜型鲜食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上海市审定,编号为沪农品审玉2007(第02号),2008年通过国家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8029号。该品种品质优、抗性强、产量高,在海南、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8.
蔗地套种玉米,对甘蔗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可以有效控制甘蔗的无效分蘖数、病虫危害,同时可以提高甘蔗糖分。从品种选择、种植时期、种植方法、种植密度、甘蔗套种玉米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甘蔗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铜藻Sargassum horneri繁殖生物学及种苗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道了2005~2007年针对铜藻Sargassum horneri有性生殖规律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包括生殖托发生、卵的排放、受精卵的发育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了潮间带典型的生态环境定点观察有性繁殖的过程,提出“铜藻以有性生殖为主,残枝营养繁殖为辅,共同维系种群繁衍”的推论。进行了筏式栽培、人工采苗、育苗及附苗基质选择等试验,为未来铜藻工厂化育苗和开展潮下带铜藻种群的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