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我国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80~1981年由我省7个地区3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387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9个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为优势小种。 1975~1978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相似,至1981年便发生了变化。但主要小种类型并无什么变化,而是小种组成比和地理分布范围的变更。其特点是侵染我省大面积栽培的珍尢系统品种的ZB群小种迅速增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至1981年全省7个地区均以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_(15)上升为优势小种,取代了过去致病力弱的优势小种ZG_1。文中还对稻瘟病菌的变异和稳定性作了讨论。关键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国鉴别品种;珍龙系统品种实践证明,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的变异、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及其消长规律的研究,是抗瘟育种品种布局和品种坑性变化预测的重要基础工作。在1973~1978年对我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报导了1980~1981年福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1978、1981年小种区系组成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番荔枝主栽种及其在我省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荔枝属 (Annona)大约有 1 2 0种 ,原产于热带美洲 ,少数产于热带非洲 ,亚洲部分地区有引种 ,如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越南、泰国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较知名的种有 :杂交番荔枝(A hybrids)、秘鲁番荔枝 (A cherimoliaMill)、普通番荔枝 (A spuamosaL )、牛心番荔枝 (A retiaclataL )、刺番荔枝(A muricatal )、圆滑番荔枝 (A glabraL )、异叶番荔枝 (A diversifeliaSafford )和山刺番…  相似文献   
3.
扁藻(Platymonas sp.)不仅是海产鱼虾贝等幼虫的良好饵料,而且它具有较强的吸收氨氮的能力,可净化育苗水体的水质。因此,扁藻是目前对虾等海产动物育苗的常用活饵料之一。目前已有一些专著介绍  相似文献   
4.
蜡蚧轮枝菌和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的寄生蜂缨小蜂(Schizophragma parvulas)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am lecanii)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时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单独进行控制时(在一个世代内按每株放雌蜂3头的密度释放缨小蜂,或按5×107孢子/mL施菌2次),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52.7%和50.9%,但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仍然高于1,表明单独使用寄生蜂缨小和寄生真菌蜡蚧轮枝菌不能有效控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增长;缨小蜂和蜡蚧轮枝菌联合使用,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控制效果分别达82.9%和90.8%,且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于1,表明下一代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农药信息专家系统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病虫草识别、农药品种、农药处方、合理用药、供求信息。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数据,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要求,向用户提供病虫草害防治处方、农药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等信息。系统智能性强,模糊查询性能优越,收集的资料较全面,可供在生产实践中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6.
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的毒性及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组织培养苗为受试植物,蕉苗受毒素作用后的病情指数为指标,测定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粗毒素对蕉苗的毒性。结果表明,毒素处理72,96,120和144h引致香蕉苗受害程度(以病情指数表示)达90的剂量(TD9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57.20,1245.49,549.54,380.19μgmL,蕉苗的受害程度存在着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根据毒素对蕉苗的毒性测定结果,建立了蕉苗受毒素作用的“时间-剂量-受害程度”模型。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认为,粗毒素引致蕉苗受害的有效时间为96~120h,有效剂量质量浓度为260.0~130.0μgmL。   相似文献   
7.
福建水稻品种抗瘟性变化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6—1987年应用新的福建鉴别品种,鉴定了来自本省34个县(市)的240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25个中国小种,进一步划分为56个福建小种,其中ZG_1Ff_1和ZG_5Ff_1为优势小种。根据1986—1987年稻瘟病菌福建小种的区系组成及侵染主栽品种的小种出现频率,参号1978和1981年珍龙系统品种抗性丧失的实际情况,曾预计1988—1989年本省主要抗病品种78130系统、金早6号和矮梅早3号等不会在大面积上丧失抗瘟性,实践证明这个估计是正确的。双抗77001和谷农13,仍为抗谱较广的品种,可继续作抗稻瘟病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福建省古田县白木耳生产受到“杨梅霜病”和“死菌”的严重威协 ,造成很大损失 ,病害还有逐年不断加剧的趋势。为了探讨病害原因和防治对策 ,以解决生产上面临的重大难题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杨梅霜病”1 1 为害状 :在菌种瓶中为害时 ,局  相似文献   
9.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来,我国海口、广州、深圳、厦门、福州等沿海经济发达都市草莓的消费量急剧增加,价格较高,促进了南方地区的草莓栽培迅速发展.南方地区春季雨量充沛,田间湿度大,草莓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白粉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的发生,草莓花、果实受害严重,造成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重大损失.1998~2001年,笔者对福建草莓病害发生特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本文介绍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为草莓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春季温暖多雨,适合白粉菌扩展蔓延。3-4月是多种植物白粉病发病高峰期,例如豌豆、草莓、小麦、李树、月季和九里香等多种作物,常年受到白粉病严重危害。尽管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但是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20℃左右,喜欢较高湿度;病菌繁殖速度快,一旦条件适合容易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