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新疆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新疆2005—2019年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对非效率决策单元投入冗余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农用地综合效率偏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不佳所导致,且效率无效的决策单元在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均存在冗余。在影响因素方面,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对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农药、柴油使用量对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产生负向影响。据此提出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等提高农用地规模经营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并行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明晰今后农地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干扰,测算2019年31个地区的农地生产效率,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前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6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47,规模效率均值为0.912,调整前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农地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调整后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14,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规模效率均值为0.807,与调整前相比,纯技术效率提高2.6%,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下降7.15%、11.51%,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明显增多,但不同地区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且规模效率偏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因素上,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可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作业人员来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