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利用姜青枯菌Zb0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其在姜块表面及块茎组织中的增殖动态,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b01用1×102cfu·ml-1浸种姜块6 h或1×107cfu·ml-1浸种姜块0.5 h,播种于盆钵1 h即可从姜块表面分离到标记菌株;菌量为1×104cfu·ml-1浸种姜块6 h或1×107 cfu·ml-1浸种姜块0.5 h,播种于盆钵48 h也可从块茎组织中分离到标记菌株,从姜块表面分离获得的菌落数多于块茎组织.标记菌株在姜块表面呈先降后迅速回升再降后缓慢增加的消长动态,在块茎组织中的消长动态基本是15 d前缓慢增加,到20 d后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
我县历年水稻种植面积都在1.9 万hm2左右,其中双季晚稻占48.4%,晚稻中大多数为杂交水稻,所以晚杂生产在我县粮食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晚杂优产量仅徘徊在6000 kg/hm2,部分地方产量甚至出现下降。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期太迟,影响安全齐穗。我县地处闽中沿海丘陵地区,根据气象部门统计,23℃型秋寒平均出现时间在9月27日,在这一时间之前齐穗,安全系数达50%以上,并以此作为我县晚稻安全齐穗的终止期,晚杂特优63、特优70、特优89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