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龙两优1031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主选育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与自主选育的强恢复系龙恢103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稻米优质、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5年6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福龙两优1031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以及福龙两优1031的高产栽培技术,并根据福龙两优1031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总结福龙两优1031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无盘抛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旱育秧与软盘抛秧两项技术 ,是 90年代水稻栽培技术的两大突破 ,都有秧苗素质高、分蘖节位低、穗大粒多、省工省本、增产增收的特点。旱育秧秧龄弹性大 ,但拔秧、插秧劳动强度大 ;软盘抛秧劳动强度小 ,但秧龄弹性小 ,长秧龄抛栽 ,秧苗素质反而变差 ,抛后易减产 ,同时购秧盘一次性投资大 ,因而制约抛秧 ,特别是中晚稻抛秧的推广。理论上水稻旱育无盘带土抛栽 ,可结合旱育秧和软盘育秧的优点 ,克服彼此的弱点。但其可行性如何 ?为此 1 998年我们进行了试验示范。早、晚稻在培丰镇长流村示范 1 .34 hm2和 2 hm2 ,中稻在坎市镇文馆村、培丰镇振…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台南选9号不同播种期、穴播粒数、株距、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该品种产量的栽培因子为穴播粒数>密度>播种期>施氮量。其高产优化栽培模式为:春播期应为3月底至4月初,株距12cm,穴播2~3粒种,施纯N45~60kg/hm2。  相似文献   
4.
双晚机插适宜秧龄与播种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秧龄与播种量二因素随机完全区组试验,观察不同处理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秧龄25 d与30 d的处理有效穗多,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产量显著高于秧龄20 d处理;大田播种量0.75 kg/667m2与1 kg/667m2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组合以秧龄30 d、播种量1 kg/667m2为最高,显著高于秧龄20 d、播种量0.75 kg/667m2和秧龄20 d、播种量1 kg/667m2的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5.
经3年实验观察表明,克新3号马铃薯的结著规律,与地上部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株高生长最快时期是在块茎膨大盛期前夕;分枝生长最快时期是在花期左右,与块茎膨大盛期同步。复叶生长最快时期是和匍匐茎发生与生长同时进行。当植物茎叶鲜重生长进入高峰时期,茎块也进入膨大盛期。匍匐茎的发生时伴随着根和芽的生长发生。再幼苗期观察,已有匍匐茎3—5条,出苗30d后基本全部形成,约7条左右。现蕾期后7d,匍匐茎顶端形成小茎块,单株出现10~50g块茎,即块茎形成时期。出苗后40d左右,正是初花,单株出现50~100g块茎,地下部块茎进入膨大期。当株高、茎叶鲜重达到全生育期最大值时,单株出现100g以上块茎,当时正是花期后的14d,即出苗后的60d左右,单株块茎日增量增至18-27g,块茎进入膨大盛期。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坎市镇农业站从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引进薏米新品种龙薏1号,安排在文馆村试种,取得成功,亩产达2718公斤。2009年在文馆村(海拔290米)、秀山村(海拔600米)、许佳村(海拔780米)示范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2671公斤,亩产值2616元。比种植水稻产值高,增收显著,受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福龙两优29是用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14017)。2017-2018年龙岩市永定区引进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福龙两优29在永定区试种示范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抗逆性及适应性表现,并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合理安排播期、培育适龄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水、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根据咸酥花生的产业状况,对选育出的花生品种进行了不同栽培因子和加工属性的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均适宜加工咸酥。种植最适品种龙花243,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穴数16.68万穴/hm~2,穴播仁数3粒仁/穴;最适加工品种龙花163,其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穴数11.12万穴/hm~2,穴播仁数3粒仁/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泉高油酸1号、3号、泉花13号等8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泉花13号荚果产量最高每667m<sub><sup>2</sup></sub>为271kg,排名第一,比对照增产21.5%,具有茎杆粗状,生长强,抗倒伏,抗病性强,双仁果多,油酸含量高达79.5%,可作为适合龙岩咸酥花生加工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咸酥花生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对原有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提升,从燃料的配制,风管、鼓风机、炉灶的改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直接烘烤改为间接循环烘烤,形成新的加工工艺流程和产品标准,以规范龙岩咸酥花生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