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飞桥莴苣是永安市地方特色蔬菜品种,2003年4月获得品种审定(闽认蔬2003001),2007年4月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批准文号2007第61号)。该品种质地爽脆、味道鲜甜、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畅销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经过多年推广,飞桥莴苣已经成为永安市冬种蔬菜的当家品种,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由于其生长期短、种植效益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向邻近县、市及省内外其它地区拓展,2012年仅永安市莴苣种植面积达6666.7hm2、产值超4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林积秀 《江西植保》2005,28(3):114-114
柑桔红蜘蛛是我市柑桔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严重影响了柑桔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探讨沼液防治柑桔红蜘蛛的效果,促进无公害果业的发展,笔者在本市茅坪农场果园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田野菟丝子是一年生寄生缠绕草本植物,主要是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吸收寄主的养料和水分,致使寄主生长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甚至成片死亡。本文作者对田野菟丝子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沼液在防治柑桔红蜘蛛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积秀 《中国沼气》2005,23(3):45-45,47
近年来,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迅猛,推广家用沼气池6000余口.沼液的综合利用也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柑桔红蜘蛛是我市柑桔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它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严重影响了柑桔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探讨沼液防治柑桔红蜘蛛的效果,促进无公害果业的发展,笔者在本市茅坪农场果园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耕地大多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150m-1100m,占总面积的90.87%.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大陆性气候.春季(3-5月)冷暧多变,雨水较多;夏季(6-8月)高温,前期易涝后期易旱.  相似文献   
6.
经2年试种,初步了解奇亚在三明市的生长发育特点,确定7月下旬为最适避害播种期,10月上旬现蕾并陆续开花,11月底至12月初采收,每667 m2产量46 kg。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内首次报道的莴苣褪绿心腐病是由黑额二叉叶蝉等媒介昆虫传播的一种植原体病害,通过适当推迟播种期、远离辣椒地育苗、防虫网覆盖育苗,及时拔除病株、悬挂黄板诱杀和适时喷药防治虫媒等系列治虫防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是当前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为防控小菜蛾危害所造成的损失,三年来在秋季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我们做了性引诱剂诱杀小菜蛾成虫效果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绿色防控小菜蛾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9.
林积秀 《江西植保》2003,26(3):129-129,128
近年来,由于冬季气温偏高有利于三化螟越冬,以及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改变为三化螟提供了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三化螟种群数量大辐度回升,成为永安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三化螟在当地每年发生4代,发生面积达2 000hm2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但稻谷损失仍达400 000㎏。为了筛选防治三化螟的有效药剂,2002年笔者应用50%吡虫啉·乙酰WP等几种农药进行防治三化螟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为50%吡虫啉·乙酰WP;30%三唑磷EC;10%吡虫啉WP;75%乙酰甲胺磷WP;20%三唑磷EC。 试验在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连晚水稻田进行,该田…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晚季选取秧田播种量,本田基本苗数和 N,P,K 施用量5个因子,采用旋转回归设计在莆田埭里等农科站对汕优63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净作用系数最大,而总粒数是通过主攻有效穗来实现的.(2)产量高于7.5t/ha 的栽培技术方案是每公顷稻田播种量240~265kg,本田基本苗数96.06~99.96×10~4;闽中南土壤肥力较高的稻田,每公顷施用 N,P,K 分别为131.25~141.75,54.75~57.00和84.00~92.25kg;中等肥力为159.45~164.25,72.60~88.05和108.45~121.05kg.1987年在莆田进行可行性论证,产量为6.87~7.74t/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