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正> 1 改进施药技术,变常规喷雾为隐蔽施药1991年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涂茎和滴心防治棉蚜、棉铃虫,既有效地控制棉虫为害,又减少了用药量,降低了成本,保护了天敌,还能兼治其他棉虫。临晋、嵋阳等地试验表明,氧化乐果缓释剂涂茎防治苗蚜,12小时防效达70%,24小时防效达94%,较常规喷雾防效提高10%,亩减少投资0.8元;张吴乡农科站用久效磷滴心防治二代棉铃虫,防效达89.3%,比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效提高16%。2 筛选对路农药,合理应用混配农药有机磷、菊酯类农药的连年使用,使棉虫抗药性剧增,再用这些药物已不能控制  相似文献   
3.
4.
<正> 近年来,我国试验成功一项棉花新的增产措施——摘早蕾。通过摘除部分早蕾,暂时抑制棉株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并使两者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同步,从而改变三桃齐结的传统模式,把伏桃和早秋桃作为产量构成的主体(应占总桃数的80%以上)。这样不但减少了伏前桃常因阴雨烂铃而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提高铃重,改善纤维品质。据试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棉花,每株除去8个早蕾,皮棉产量比对照增加8.9—23.65%,级别提高0.5—1级。1—3级优质棉亩多收22.2公斤,僵瓣花、霜后花都少,经济效益提高,亩增收88.18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