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外源赤霉素(GA3)介导的无核葡萄果实膨大过程中的信号途径的调控基因,寻找验证主要调控元件,本研究以欧亚种无核葡萄品种‘无核白鸡心’(Vitis vinifera L.cv.Centennial Seedless)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属于GRAS基因家族的SCARECROW Like 14-Like(VvSCL14-Like)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器官和果实发育期的表达。通过启动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promoter∷GUS融合基因和GUS组织染色法对该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VvSCL14-Like基因主要在休眠芽中表达,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无表达。利用GA3对葡萄幼果进行膨大处理,处理后1、3和7d的果实转录组结果表明VvSCL14-Like的转录水平无差异。对VvSCL14-Like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个响应外源激素和逆境胁迫的作用元件。VvSCL14-Like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只在拟南芥萌发初期下胚轴处表达。以GA3和NaCl分别处理阳性拟南芥幼苗,48h后GUS基因均在叶柄和叶脉表达。干旱胁迫处理阳性拟南芥幼苗,15d后GUS基因只发现在根部表达。研究结果表明:VvSCL14-Like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参与外源赤霉素(GA3)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但不是外源赤霉素(GA3)介导的无核葡萄果实膨大过程的主要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电热温床催根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无花果一年生枝为材料,筛选与电热温床处理促生根效果近似的吲哚丁酸(IBA)处理条件,比较插条生根过程中主要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500mg/L IBA浸泡插条基部与2h与28℃电热温床处理12d的促生根效果相似。插条基部组织激素水平测定显示,IBA和电热温床处理均能在处理开始后0~10d快速而显著地提高样品中吲哚丁酸(IAA)和玉米素(ZR)的浓度;与IBA处理相比,电热温床处理显著提高了早期样品中的脱落酸(ABA)浓度;不同处理和对照样品中的赤霉素(GA)含量在0~10d差别不大,后期以IBA处理的样品中的GA含量最高。研究结果显示在启动硬枝扦插生根的激素响应模式上,电热温床和IBA处理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葡萄SCARECROW基因家族的分析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素(GA)促进葡萄果实的膨大,目前对外源赤霉素促进葡萄果实膨大的信号转导途径还不完全清楚。有研究发现GA3处理后葡萄果实中一个SCARECROW(SCR)蛋白的表达出现上调,为了进一步揭示GA的作用途径,本研究通过分析在其他植物中已经确认的SCR基因序列,对葡萄全基因组进行BLAST比对,获得了可能编码葡萄SCR的11个基因片段序列SCRs。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无核白鸡心葡萄(Vitis vinifera L.cv.Centennial seedless)不同组织器官,以及盛花后12d以30mg/L GA3处理无核白鸡心葡萄的花序,并于花后13、15、19、45、61d采收的果实为材料,进行半定量RT-PCR测定SCRs的表达。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成叶、幼叶、根、花序、新梢顶尖、休眠芽、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在花后13、19、45、61d的葡萄果实中有不同状态的上调。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SCRs在葡萄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的作用与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4.
以欧亚种无核葡萄品种‘无核白鸡心’(Vitisvinifera L.cv.Centennial Seedless)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比较了VvSCL9基因在葡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利用转录组分析探索了葡萄果实中VvSCL9对外源赤霉素(GA3)处理的响应。通过全基因序列和启动子克隆、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转基因验证进一步研究了VvSCL9的表达特征及对不同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VvSCL9在葡萄梢尖、幼叶、成叶、老叶和花序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参与葡萄果实第一快速生长期的发育,但对外源GA3处理无显著响应。对克隆得到的VvSCL9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个激素和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元件。以GA3处理超表达VvSCL9的转基因烟草种子,转基因烟草种子的萌发率在前期低于对照。转基因烟草组培苗对100mmol/L NaCl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研究表明,VvSCL9基因参与葡萄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能够提高植物耐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外源GA3的敏感性,但可能不是外源赤霉素(GA3)介导的无核葡萄果实膨大过程的主要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5.
绵羊主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就绵羊的Callipyge基因、FecB基因及FecX基因的遗传方式、效应、作用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皇家嘎拉苹果试管苗叶片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氮形态比例(NH4+∶NO3-)、6-BA浓度、NAA浓度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对叶片再生不定芽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形态比例(NH4+∶NO3-)>NAA浓度>BA浓度,其中氮形态比例对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因素水平的最佳不定芽再生组合为:氮形态比例(NH4+∶NO3-)=2∶0,6-BA 2.0 mg/L,NAA 0.1 mg/L的MS培养基.在氮形态比例(NH4+∶NO3+)=2∶0的基础上,进行6-BA、NAA小梯度筛选,结果显示,皇家嘎拉苹果试管苗叶片再生不定芽较高再生频率的培养条件为:6-BA 2.0 mg/L,NAA 0.15 mg/L的改良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以中间型无花果优选系M10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无授粉条件的秋果,实现单性结实的赤霉素响应窗口期内对果实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GAs含量在100、250和500μg/mL赤霉素处理后果实各部位均有提高。IAA含量在赤霉素处理后果实各部位均有所上升,第9天均高于对照。ZR含量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增值变大;4个部位中雌花含量最高,且在处理3d后上升幅度最大,果梗、果茎和果肉中提高趋势较稳定。ABA含量在赤霉素处理后各部位均有明显下降。100、250和500μg/mL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后,座果率分别提高30.89%、46.67%和45.78%。  相似文献   
8.
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AMPD)是嘌呤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酶,它对肉质性状和风味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人和大鼠的AMP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鸡的AMPD1基因进行扩增,在克隆测序的基础上,采用PCR-RF-SSCP技术分析了AMPD1基因在北京油鸡(119只)、泰和乌骨鸡(40只)、崇仁麻鸡(39只)、鹿苑鸡(39只)、霞烟鸡(40只)和AA鸡(40只)6个鸡种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个鸡种中共检测到AMPD1基因的A、B、C 3个等位基因,产生AA、AB、AC、BB、BC、CC 6种基因型.测序结果发现等位基因B和等位基因A相比存在一个单碱基突变,即C→T(402),而等位基因C与等位基因A相比存在G→T(361)、A缺失(373)、T缺失(404)、G→T(420)、C→T(434)、G→A(456)、A→G(469)、G→A(473)、G→A(486)、G→A(491)、G→A(493)等11处碱基突变.  相似文献   
9.
不同啤酒大麦品种抗旱生理指标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定西试验站对6个啤酒大麦品种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啤酒大麦品种下部叶片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Pn),同时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在生育后期的变化不明显,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则较高.啤酒大麦品种9303、甘啤4号成穗率高(67.4%7、6.6%),产量高(4 365.818、4 191.486 kg/hm2),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及光合速率与籽粒产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苷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根据人和大鼠的腺苷-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SSCP技术检测了130只北京油鸡AMPD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AMPD1的不同基因型与北京油鸡肌苷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北京油鸡中检测到AMPD1基因的A、B、C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1808、0.6615、0.1577;产生AA、AB、AC、BB、BC、CC6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769、0.1769、0.0308、0.4615、0.2231、0.0308。最小二乘分析表明基因型AC、BB所对应的肌苷酸含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AA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肌苷酸含量在AMPD1其余基因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