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通过提取动脉脉搏波特征参数,建立了间接测定大鼠动脉血压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脉搏波周期、K值、脉搏波波图面积等参数与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性,与颈动脉有创血压测定法数值比较,有较小差异(P>0. 05),表明所筛选的脉搏波特征参数能准确地反映动脉的每搏收缩压值,但与舒张压相关性较差。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便于长期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虎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虎林园虎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虎源大肠杆菌各分离株对各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也均在80%以上;对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率为7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林区瓦片地图的运行与服务效率,本文针对瓦片的特点以及用户操作习惯,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簇群(Regional Cluster)的瓦片缓存策略。该策略从林区地图的区域性出发,根据瓦片记录信息,首先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确定聚类类型,再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出热点区域。策略结合瓦片地图的塔状结构特点,对传统的LFU算法进行改进,保留热点区域瓦片金字塔内的瓦片数据群,提高瓦片缓存命中率。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提高瓦片缓存命中率,加快林区瓦片地图的访问速度。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为试验对象,采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作为环境胁迫因子,通过RP-HPLC分析、抑菌活性和蛋白浓度比较,观察其皮肤分泌物的特异性分泌,以期揭示两栖类动物抵御环境微生物时皮肤分泌抗菌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用E.coli胁迫1~18d后皮肤分泌物粗提物洗脱峰数量明显减少了61.54%~84.62%,对4个持续出现的8、9、11和14号洗脱峰的抑菌活性试验显示,8、9号峰对G-和G+菌均表现较强的活性抑制,而11、14号峰仅对G+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此外,E.coli胁迫后第7天组皮肤分泌物的洗脱峰数量、持续出现峰的峰面积值及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均明显增加,第23天组均恢复至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两栖类皮肤抗菌肽可能在参与机体先天免疫系统防御和启动后天免疫应答的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硫丹对葛氏鲈塘鳢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的影响,为评价这2种农药对葛氏鲈塘鳢的遗传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5、1.0、1.5、2.0μg/L)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不同浓度(1.25、2.50、3.75、5.00、6.25 μg/L)硫丹96h暴露对葛氏鲈塘鳢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率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硫丹浓度的增加,葛氏鲈塘鳢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呈上升趋势,呈现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硫丹对葛氏鲈塘鳢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且毒性效应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铁棒锤种子发芽抑制机理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铁棒锤种子发芽抑制机理,探寻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通过铁棒锤种子中生物碱类物质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明确铁棒锤种子的休眠机理;测定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铁棒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铁棒锤种子中的发芽抑制物质为生物碱,适宜浓度的GA3处理能打破休眠,且以400 mg/kg GA3处理1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8.
野生葛氏鲈塘鳢营养成分及能量密度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生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鱼体的营养成分及能量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逐月采集松花江哈尔滨段野生葛氏鲈塘鳢50尾,通过营养学分析方法测定了鱼体的营养成分和能量密度的变化。[结果]野生葛氏鲈塘鳢的水分含量为76.95%~80.63%,灰分含量为1.51%~1.97%,粗脂肪含量为2.00%~2.57%,粗蛋白含量为13.37%~16.62%,能量密度为19.66~21.60 kJ/g。冬季葛氏鲈塘鳢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P0.05),而水分、灰分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能量密度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P0.05)。[结论]冬季野生葛氏鲈塘鳢的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密度最低,可能与其越冬期间大量消耗蛋白质和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蓝狐( 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 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H=3.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测得狐胆汁中含有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它们的峰面积比分别为35.05%和9.23%,不含牛磺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在3.33~10 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来分析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灌溉型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特征,于2010年5~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泥河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通量.结果发现,泥河水库沿岸区的甲烷排放通量为0.08~7.31 mg/(m2·h),平均为3.14 mg/(m2·h),夏季甲烷排放通量最高.甲烷通量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水深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生植物对甲烷排放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灌溉活动引起的水深变化会影响沿岸区的甲烷排放,建议在估算灌溉型水库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考虑灌溉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