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本文介绍了从临床变化、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肉鸭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进行确诊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全县农机维修行业现状的分析,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现有的农机维修能力不足问题,从而,提升全县农机维修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磷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分别用不含和含200 μmol·L-1磷(P)、100 μmol·L-1铝(Al)、200 μmol·L-1 P+100 μmol·L-1 Al的简易 [Ca(NO32]营养液(pH=4.5)处理铝敏感紫花苜蓿品种‘Wl440’幼苗。结果表明,在铝处理中添加磷后,苜蓿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铝含量分别比铝处理降低81.53%和61.47%,苜蓿幼苗的根长和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光合生理得到明显改善,与铝处理相比,磷添加处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光系统Ⅱ和光系统I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加;磷添加处理明显提高了铝胁迫苜蓿根系的草酸和苹果酸含量,体内有机酸螯合铝离子的能力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因此,磷能够通过增加根系有机酸含量,改善铝胁迫苜蓿光合系统,从而缓解苜蓿铝毒害。  相似文献   
4.
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十一、十二条关于输出国官方出具检疫证书的规定,通过对文锦渡口岸进口动物产品随附检疫证书进行收集、分析、探讨,提出输出国官方检疫证书的确认制度和官方有效检疫证书的确认标准。并由此引发到进口动物产品检疫管理的探讨,阐述加强进口动物产品检疫的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宿松县野生大豆保护区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复兴地区的气象站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气象要素数据结合野生大豆自然发育期生长态势结合统计分析,得出宿松县复兴地区适合野生大豆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气象条件,为野生大豆生长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下储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利用部队所属闲置的洞库包装粮在安徽省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采用大粮围散装储粮,在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洞库储粮管理和技术包括以下3个阶段:进粮前期的设计试验工作;进粮期间至保管前期的技术使用情况;保粮期间储粮技术的应用。通  相似文献   
7.
大蒜含有大蒜氨酸,经大蒜酶水解成大蒜辣素,作为植物性农药应用于花卉生产,具有很好效果。1.促进萌芽:将大蒜去皮捣烂,与凉开水按1:3的比例涂抹玉兰、桂花、茶梅、蜡梅等萌芽,可提前5-7天萌发。涂抹花卉修剪造成的剪口,可防止剪口干枯,促进萌芽整齐。  相似文献   
8.
生姜是人们所熟悉的烹饪调味佳品,全国各地都有。它的肉质黄色,外形扁圆,横生分枝,含有辛辣和芳香气味。姜片糖就是用生姜切片后加工的蜜饯食品,又称生姜糖、明姜糖、冰姜片、川姜片等,各地称谓不一。成品为薄片状,姜黄色,表面附着白糖霜。肉质柔嫩,味甘微辣,有兴奋发汗、止呕开胃、驱寒解毒的作用,是人们所喜爱的保健食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渭河中游咸阳市南寺村一级阶地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发现了含有波状水平层理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所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了粒度、磁化率、烧失量、CaCO3和石英颗粒微结构表面特征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平均粒径小,磁化率值低,CaCO3含量高,石英颗粒表面“V”形坑和三角痕明显等特征,与风成黄土和古土壤差别显著,判定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通过OSL(光释光)测年及地层学对比,确定古洪水SWD记录了渭河中游3 200~2 800 aBP发生的一组3次古洪水事件,正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向晚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引发了连续的特大洪水事件。此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区域水文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