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采用世代平均分析的多元回归法对中国高梁地方品种的茎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代茎粗表现不同,但均为正向优势,倾向于高值亲本,茎粗的加性效应是主的平均占总遗传变异的33.2%,上位效应比显性效应更加重要,但显性效应在某组成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苔草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无性系种群进行桶栽模拟试验,研究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的前提下,毛苔草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均出现在8:30,胞间CO2浓度(Ci)和大气CO2浓度(Ca)的日变化呈近"V"型。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气温(Ta)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空气相对湿度(RH)的日变化趋势为先大幅度下降,之后平缓升高,再下降。毛苔草Pn与Tr、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a、RH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AR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a、Ci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对毛苔草净合速率直接作用由大到小排序为RH>PAR>Ca>Ta;Ca通过RH对Pn的间接作用大于Ca对Pn的直接作用;毛苔草Pn日变化从8:30就开始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限制(Ls)的贡献也有非气孔限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现代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世界生物技术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然湿地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状态下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漂筏苔草(C arex p seu-d ocura ica)无性株地上茎粗和节间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漂筏苔草地上茎的茎粗随着土壤含水量和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5~9月份,不同水分状态下漂筏苔草茎粗的增幅为干旱状态(S1和S2)<浅水状态(S3,S4和S5)<深水状态(S6);同株漂筏苔草地上茎粗变化为茎基部1~3节变化较大,中部较稳定一致,靠近生长点的1~3节又变细;一般茎基部1~2个节间(S6除外)和靠近顶端生长点1~2个节间较短,多数水分状态下从第3节以后的中部茎节间较长,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和水位的加深而加长,其规律为S1相似文献   
5.
关于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针对目前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1990~2020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再议吉林省农作制的改革王兴礼,栾金花,姜岩,胡文河(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五年前我们对吉林省农作制的改革,根据我们在土壤有机培肥方面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1],提出了初步的设想[2].经过五年的实践,已经不再是一种设想,认为农作制度的改革不仅...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然湿地人工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漂筏苔草(Carex pseudocuraica)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漂筏苔草的株高随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从7月开始)。株高的变化在生长后期(9月)极其明显,深水处理(50 cm)的株高(160 cm)远高于其他水分处理,增幅较大;浅水处理(<30 cm)的株高增幅较小;干旱状态(土壤含水量20%)的株高没有增加。漂筏苔草无性株地上茎茎粗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生长季茎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6月份,其次是5月份和7月份,8月份茎粗变化微小(在50 cm淹水状态下)。不同水分状态下茎粗停止增长的时期也有很大差异。同株漂筏苔草地上茎茎粗变化为茎基部变化较大,中部较稳定一致,靠近生长点的1~2节茎粗又变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