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酶制剂组合(葡萄糖氧化酶和β-甘露聚糖酶各占50%)不同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20头初始体重为9.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组合200,400,600 mg/kg,试验期为28 d,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消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平均日增重均提高,试验2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1,2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试验3组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1,2组料重比降低,试验3组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1,2组腹泻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3组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1,2,3组粪便中乳酸菌数提高;试验1,2,3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1,2,3组前、中期粪便中沙门氏菌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者),后期不明显,前、中期试验1组效果最好;除钙以外,试验1,2,3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说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酶制剂组合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和提高消化能力,其中以400 mg/kg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探讨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刺五加多糖对30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3,4,5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0,600,900,1 200 mg/kg刺五加多糖)末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处理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显著提高(P0.05),处理3,4,5组料质量比显著低于处理1,2组(P0.05);处理4,5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2,3,4,5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3,4,5组腹泻频率显著低于处理1,2组(P0.05),处理4,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刺五加多糖能提高末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质量比、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著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状况。综合实际效果和经济成本,断奶仔猪日粮中刺五加多糖最适添加量为900mg/kg。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取120头健康的36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K)饲喂基础饲粮,T1、T2、T3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发酵豆粕,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末质量、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高,料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且T2组最低;T2、T3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的总能、有机物、粗蛋白、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T2组有机物、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1和T3组(P0.05);粗脂肪、粗纤维、Ca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T2和T3组沙门氏菌数量分别显著低于CK和T1组(P0.05);乳酸菌数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豆粕可使仔猪的料质量比显著降低,总能、有机物、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当发酵豆粕添加量为10%时,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营养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营养物质能否被消化吸收,忽视了猪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逐渐开始关注肠道微生物。大量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是否平衡将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本文概述了猪肠道微生物的特点及不同营养素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期通过调节猪的日粮配方帮助猪形成平衡的肠道微生物群更加安全、高效的进行生猪养殖。  相似文献   
5.
选择品种、胎次一致,体质量相近,产期相差2~3 d,发育良好(28 d断奶)的杜长大三元仔猪进行试验,研究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使用不同的教槽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饲料报酬、采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仔猪教槽料中使用乳糖代替部分乳清粉时,增质量和饲料报酬效果较好;在仔猪早期断奶时使用合理的教槽料是必需的,且可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日粮中不同含量葵花籽皮对母猪的饲喂效果,将36头妊娠经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葵花籽皮(0、4%、7%、10%),测定葵花籽皮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试验1组和试验2组能显著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以试验2组母猪的繁殖性能、维持背膘厚度和体质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提高0.7头,窝均初生质量提高0.83 kg,断奶存活率提高2.33个百分点,窝均断奶质量提高12 kg,发情间隔缩短2 d,哺乳期背膘厚度下降5.0 mm,整个繁育周期平均体质量下降12 kg。综上,饲粮中葵花籽皮的最佳用量为7%。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比例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96头初始体重9.8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饲喂含不同蛋白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CP、19%CP、18%CP和17%CP),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组的氨基酸与要求相一致。正式试验期为28 d,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平衡指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时,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且显著降低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放量(P<0.01);但随着日粮蛋白水平进一步降至17%时,显著降低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增加料重比(P<0.01);18%CP组与17%CP组总氮排放量、氮表观利用率、氮表观生物学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断奶仔猪需要,将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不仅不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而且还会降低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粪便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6日龄“杜×长×大”仔猪80头,随机分为A、B、C、D组,D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C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试验结束采集4组仔猪的粪便,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中细菌的16SrRNA基因的V3~V4区序列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菌群的平均有效序列数为47218条;在97%的相似水平下共产生了3581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共检测到12个门、21个纲、33个目、64个科、111个属和137个种。2)α多样性指数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的Shannon指数最高,菌群最丰富。β多样性分析表明,4组菌群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组效果较好。3)门水平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科与属水平的优势菌分别为乳酸菌科和乳酸菌属。B组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D组(P<0.05),乳酸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D组(P<0.05),但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菌群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糖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核酸代谢、辅酶和维生素代谢。除核酸代谢外,其余4种代谢通路中,B组菌群的相对丰度最高并依次为C、A、D组。综上所述,在仔猪饲粮中添加10%的发酵豆粕,能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增加肠道中厚壁菌门、乳酸菌科和乳酸菌属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维持肠道的健康,促进营养物质的代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