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辽宁省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随着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天然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据2000年遥感调查辽宁省沼泽湿地面积较之4 a前减少了26.2%。因此,建议需要加强机构和部门之间的合作,尽快建立多部门参与、支持、协调的湿地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探讨防止湿地遭受重大破坏和威胁的途径、手段及政策措施;研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等相关政策;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湿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资源监测体系。在利用洪水恢复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湿地的径流调节功能,实现洪水资源化管理。加强湿地的生态治理和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2.
前言本耳在辽东山区栽培历史较长,但生产中习惯用大径木(指长1.0m以上、小头直径10.0cm以上的木段)做木耳,平均每立方米产耳10斤左右。为了节省木材,充分利用林区资源(梢头枝丫),探讨利用小径木(即长为1.0—1.2m,小头直径为4—8cm的木段)取代大径本的培育技术,和提高单位  相似文献   
3.
应用Hargreaves公式和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了太子河流域1960--2005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将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与Penman-Montieth公式结果比较发现,年内3-10月份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偏高,其余月份偏低.两方法夏季差异最大,冬季差异最小.相对湿度和风速是两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太子河流域相对湿度的影响更大.利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与PM公式计算结果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对Hargreaves公式系数进行了地区修正.修正后的Hargreaves公式简单、准确,为辽阳市及其类似地区Ego的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旱灾记录为数据源,以县域为面积单元,以不同年代降水量距平的空间分布为参照,研究并分析了辽宁省1949~2009年以来旱灾发生空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为49.3%,大多数年份在30%以上;夏季、春季干旱县数比率平均值分别为40.7%、33.4%,秋季、冬季则分别为11.8%和12.0%,即夏季、春季发生干旱县的比例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辽宁省各地发生干旱的频率以辽西北和辽东半岛为最高,多数县市在50%以上;丹东和铁岭地区大部以及本溪西部和沈阳北部次之,为40%~50%;抚顺和本溪东部以及铁岭东部再次之,为30%~40%;而沈阳南部、辽阳、盘锦、营口北部最低,为26%~30%。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年尺度干旱频率辽西北大部分县市基本保持稳定,达50%以上,其他地区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70年代与50年代和60年代相反,辽东半岛、辽东丘陵地区上升至50%以上,而辽西北地区下降到20%~50%;80年代、90年代和00年代干旱频率空间格局又与50年代和60年代类似,干旱多发生区主要在辽西北和辽东半岛。辽宁省干旱灾害频率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干旱灾害管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Hargreaves公式和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了太子河流域1960-2005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将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与Penman-Montieth公式结果比较发现,年内3月份-10月份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偏高,其余月份偏低。两方法夏季差异最大,冬季差异最小。相对湿度和风速是两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太子河流域相对湿度的影响更大。利用Hargreaves公式计算结果与PM公式计算结果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对Hargreaves公式系数进行了地区修正。修正后的Hargreaves公式简单、准确,为辽阳市及其类似地区ET0的计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