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培肥地力、增加马铃薯产量,调查了不同专用有机肥用量对马铃薯的产量、经济性状、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专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改善耕地土壤肥力,以100 kg/667 m~2施用量为宜,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硼是作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作物缺硼根系发育不良,主茎纵向开裂,植株矮小,侧枝丛生,新叶萎缩或不出,蕾、花、果发育不正常。油菜出现“花而不实”或间断结果的现象,棉花出现“蕾而不花”及蕾铃大量脱落,甜菜“腐心病”、花椰菜“褐心病”、小麦“不稔症”、花生  相似文献   
3.
正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武汉市黄陂区的"黄陂芦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本试验针对芦笋进行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以达到平衡施肥、增产增收,改善品质的目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领潮牌专用有机肥料(有机质≥45%、氮+磷+  相似文献   
4.
油菜绿肥在现代农业中的优势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传统农业有2 000多年历史,包括油菜在内的绿肥的栽培利用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意义。我国是紫云英绿肥原产国,绿肥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生物氮素、有机肥料和饲料重要来源之一,肥—稻—稻已成为南方水田主要种植制度之一。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耕作制度变革,特别是双季稻发展,以紫云英为主的水田冬绿肥发展很  相似文献   
5.
农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对地力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省杨树主产区石首、公安等县(市)杨树造林地和周边农田20个样本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未施肥)的杨树林地较农田(常规施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锌含量均较低;平衡施肥能有效改善杨树林地土壤肥力水平。施肥后杨树林土壤有机质,全效氪、磷、钾,速效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农田,农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与种植农作物比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土壤肥力极容易发生变化,也具有极大的可改良性.抽样分析比较湖北省26个县(市、区)近年完成的全省耕地地力评价与30年前的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果表明,湖北省全省耕地总面积减少17.43%;“占优补劣”导致大量优质耕地减少,其中一等地面积减少28%;而六等地面积增加225%.对30年来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的分析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含量上升,而速效钾含量降低,有机质含量持平,耕地土壤酸化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26个县(市、区)近三十年来耕地地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7.43%;不同耕地类型和各地形耕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优质耕地面积减少,劣质耕地面积增加,耕地整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大幅度提高,钾含量、p H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均一。基于耕地质量现状,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新措施,加强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于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是将肥料溶于一定容量的水溶液中,通过喷雾器将肥液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及茎枝花果上,经叶片及茎枝花果吸收的一种追肥方法。叶面施肥是二十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适用于作叶面肥的肥料新品种应运而生。1叶面肥的特点根外追肥用肥量少、收效快,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平衡施肥法的重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应加强对冷浸潜育型、干旱灌溉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渍涝排水型、障碍层次型、酸化耕地型等障碍类型的中低产田技术改良,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