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耳菜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耳菜原产于印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以幼苗、嫩梢、嫩叶为食用部分。无论炒食还是做汤,均清香爽滑可口,深受民众喜爱。木耳菜很少发生病虫害,因此木耳菜是安全保健的绿叶类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推广的优良品种9份和利用生化标记遗传创造的加工专用型材料20份,以及务内外基因融合的方法创造中间材料10份,国外引入材料2份等共51份材料进行低聚糖和异黄酮含量的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品种的葡萄糖含量超过0.15%的品种有8个品种(系),蔗糖含量超过6%的有13个品种(系),果糖含量高的品种有2个,低聚糖含量超过3%以上的品种有5个品种(系),异黄酮含量超过3000ug/g以上的品种有2个品系,异黄酮含量低于1000μg/g的品种有3个品种(系),这为进一步创造大豆加工专用型品种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大豆专用肥推广与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大豆始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对黑农58品种群体叶片喷施金克拉全营养生态肥,探讨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花期~结荚期喷施金克拉可提高黑农58品种群体单叶PSⅡ活力和光合速率及光饱和点;喷施金克拉后黑农58品种单株重和单株粒重比CK分别提高17%和18%,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松塔景天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含有不同浓度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松塔景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NAA 0.05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78%;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 NAA0.1 mg/L ,不定芽诱导率达88.89%;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 S+IB A 0.3 m g/L ,生根率达91.33%;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面积逐步增加,经多年实验研究,我们总结出适合本地区条件的脱毒马铃薯繁殖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脱毒马铃薯的繁殖技术1.取材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果穗、产量和含油率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组合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出籽率、含油率上的差异极显著,产量差异显著,而在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空秆率、双穗率和秃尖性状上没有差异;初步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的高油玉米组合。  相似文献   
9.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供试水稻恶苗病种子带菌率为0%~24.3%,田间发病率仅为0%~2.87%.经测算|Y|=0.7308>0.641,p<0.01.种子带菌率与田间发病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抗病育种和药剂筛选试验需要大量样本进行田间鉴定时,需先进行种子带菌率测定,这样可以减轻费工费时的田间鉴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