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29篇
综合类   2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总被引:134,自引:17,他引:134  
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由土壤水分亏缺产生的作物水分胁迫信号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性交替灌溉这样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阐述了这种节水调控方法的概念,原理和推广实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一撂荒演替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其它杂类草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多年生草种或小灌木的共优群丛一根茎禾草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群丛→多年生草本或丛生禾草+一年生杂类草群丛→多年生草本群丛→小灌木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群丛→多年生草本+小灌木或密丛型禾草群丛→短根茎密丛型禾草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丛。  相似文献   
3.
生物淋滤对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酸性尾矿中的土著氧化硫硫杆菌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分离以及加富培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单一菌种以及混合菌种对尾矿样本进行淋滤处理.通过12 d的淋滤实验,实验室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以及氧化硫硫杆菌等土著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实验表明,在采用适当菌种的前提下,尾矿中重金属的溶解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对Zn的淋滤效果最好,达到了98.12%;对于Cu的淋滤,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与土著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菌种的效果最好,达到88.75%.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夏训对优秀运动员铁调素等铁营养状况以及IL-6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26人(男15人,女11人)参加测试,调查夏训前和夏训后血红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白介素6变化情况。结果:夏训后,男运动员组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显著上升(P<0.05),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女运动员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夏训可引起运动员炎症因子升高、铁调素升高,导致功能铁不足;铁调素介导的铁代谢紊乱可能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日期、密度处理下丹参根干重变化规律,为丹参大田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栽培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移栽日期T1(冬栽,2009年11月26日移栽)、T2(春栽Ⅰ,2010年3月9日移栽)、T3(春栽Ⅱ,2010年3月27日移栽)和密度(株距×行距)D1(20cm×25cm)、D2(25cm×25cm)、D3(25cm×30cm)共9个处理,通过定期采集样品测定丹参根干重变化曲线,以归一化的生长度日用曲线拟合软件对其进行拟合。[结果]丹参根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曲线分析表明丹参根生长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时期。[结论]丹参移栽后生长度日在1900~2200℃·d之间即9月份根干重进入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植物基因的诱导及基因产物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干旱胁迫所诱导的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干旱基因分为3种类型:ABA依赖型、ABA非依赖型和不能被ABA诱导型。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植物适应干旱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对揭示植物抗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陕南秦巴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和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从生活型来看,药用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均匀度指数灌木层和草本层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乔木层则表现:东部山地区北部山地区南部浅山区。总体而言,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表现: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即表现海拔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的规律。各立地条件下生活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略有不同,南部浅山丘陵区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东部和北部山地区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更具有多变性,能适应不同的生境变化,其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土壤含水量和风速对沙棘苗木含水量和水势有明显的影响,当定植后根系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14.5%,风速达到6m/s可使苗体含水量占干重比值小于1.2,水势小于-2.5MPa时苗木成活率显著降低,即使少量成活的苗木幼芽生长缓慢.因此在干旱多风条件下沙棘造林宜采取截杆、埋苗造林,避免苗木自身过度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蓟州区独乐寺古建筑群昆虫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并对危害建筑、设施、重要文物和古树的害虫进行了综合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寺内发生的昆虫共计12目37科66种,其中有害昆虫5目10科17种。危害古建筑木质构件和泥塑雕像等文物的主要是花斑皮蠹(Trogoderma variabile),危害古建筑室外木构件的主要为黑颚条蜂(Anthophora melanognatha)和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黑颚条蜂及十二斑毛斑蜂(Melecta duodecimmaculata)也在壁画和泥塑上筑巢危害;危害古树的主要为白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filius)等害虫。另外,山斑大头泥蜂(Philanthus triangulum)在山门等处掘土筑巢,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在相关害虫发生期、危害部位和习性调查基础上,综合采用色板、黑光灯、糖醋液诱杀和药物喷洒、注杆、滴孔、药棉填塞、熏蒸等方法,对各类害虫进行了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