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课题组在荆门市遴选出23家种植、养殖、农机服务中有较强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多种形式调研发现,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农业信息采集的目的不明确、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本文建议在发展理念上,变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并结合荆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提出了开发和推广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尽管早在2000年就已启动,但仍旧任重道远。基于2013年全年对湖北省多视角、多层次调研,从前端、中间、后端等"三个一公里"介绍了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根本原因是行政主导的供给推动,而非市场主导的需求拉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本思路是:先搞清楚"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主体、再调研其基本信息需求,再针对性整合资源,提供定制服务。  相似文献   
3.
是“互联网+农业”还是“农业+互联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高新技术。无论哪个时代,创新的重点都是利用那个时代的高新技术发展实体经济。互联网是人类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是当今人类提高实体经济效率的一种技术、一个工具,在它之前有很多,在它之后会更多。为此,本文从三方面质疑"互联网+农业",从三方面支持"农业+互联网",并通过类比教育、医疗与互联网的关系进一步阐明观点,中国农业问题的解决,必须立足于农业本身的系统性方案。最后以中国农谷屈家岭为例,介绍了"农业+互联网"的具体做法,即强化实体经济"立地"、推进+互联网"顶天"。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谷是荆门实施的湖北省级战略,建设中国农谷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信息化的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得出政府在中国农谷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应当承担主导作用。实际上,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误读了主导作用的含义,统的太死,包干一切。为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政府主导角色的定位和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