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附生兰的物种组成、分布及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的鹦哥岭地区的附生兰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探索了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影响,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物种组成的总效应和净效应,并分析了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不同环境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 所选9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7.8%,其净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植被类型、树皮类型、年平均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平均值、最干月降雨量、海拔、郁闭度、坡向、坡度,仅坡度的净效应未达到显著。(2) 随海拔升高,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低海拔段(700~900 m)物种最丰富,附生兰多度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缓坡地段,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均较高,阳坡和半阳坡的附生兰物种丰富度与多度较阴坡与半阴坡少;粗糙的树皮更易着生附生兰,覆盖物为树皮上的附生兰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多数附生兰倾向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低地雨林中附生兰物种最丰富,热带针叶林中的附生兰具较高的优势度;附生兰倾向于分布在较低的气温、每月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差值在(7.8~7.85)℃之间的生境中;在降雨量较多的环境中,附生兰物种丰富度和多度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