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笔者从2001年到2003年底进行流水池鲟鱼养殖,现将养殖过程 中常见鲟鱼鱼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水霉病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仔幼鱼阶段,在幼鱼体表擦伤处可看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病鱼开始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会发生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预防与治疗①运输、放养鱼苗和流水池清洗时,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擦伤。②对染病鱼池用4千克/米3的食盐或20克/米3的土霉素 4千克/米3食盐,浸泡1~2小时。③饲喂土霉素,头天5克/千克饲料,第2~6天喂3克/千克饲料,每天2次,共喂7天。二、肠炎病症状此病在养殖的整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病鱼…  相似文献   
2.
<正>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英文名Applesnail,golden applesnail,又叫苹果螺、大瓶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是两栖淡水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福寿螺目前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认定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为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2]。福寿螺是一种淡水螺类动物,据生物学特性研究,其生殖能力极强、繁殖速度较快,可以适应各种水体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河流、池塘、  相似文献   
3.
者嘎一库位于元江县,总库容150万m3,养鱼水面25.33hm2,水最深处10m,平均水深5m,年平均水温19℃,是一座防洪、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水库养鱼取得了平均亩产量1400kg、亩利润1万元的好效益。现就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鱼苗投放根据2009年、2010年的养鱼模式,本着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思路进行了多个品种的混养,其目的是探索最适宜的养殖品种和搭配比例。鱼种投放时间为2011年1月份,共投放鱼苗185t,其中青鱼150t、鲫鱼10t、鲢鳙鱼10t、罗非鱼10t、鲤鱼5t。  相似文献   
4.
者嘎一库位于元江县,总库容150万m^3,养鱼水面25.33hm^2,水最深处10m,平均水深5m,年平均水温19℃,是一座防洪、灌溉、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水库养鱼取得了平均亩产量1400妇、亩利润1万元的好效益。现就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塑料大棚场地选择与修建 塑料大棚场地选择在离井水较近,背风向阳的地方,地面用空心砖围砌并打成水泥地面(一侧略有斜面),以利于操作人员操作,用钢架建成7米×5米×3米的弧形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6.
阐述稻田养鱼的生态效用,重点列举了玉溪市稻田养鱼的几种模式,提出了实现玉溪市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稻田养鱼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 于 2021 年 7 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 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 7000 尾, 平均全长(8.4±1.2) cm, 平均体重(7.5±3.5) 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VIE)。放流 24 h 后即开始回捕, 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 10 个固定回捕监测点, 采用地笼进行为期 3 d 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 37 尾, 总回捕率为 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 cm, 平均体重 (4.4±1.8) 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 标记保持率为 100%。放流后 3 d 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 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 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 1 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 33.33%, 而放流后第 2、3 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 1 天的 2 倍, 表现出先谨慎探索, 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 放流鱼在放流后 1、2、3 d 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 199.4、110.6、98.8 m, 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 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杞麓湖鲫鱼锚头鳋疫病发展动态,预防疫病恶化感染湖内其他鱼类带来的环境灾难,为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提供数据支撑,通海县水产工作站对杞麓湖鲫鱼锚头鳋疫病进行监测。通过每个月20日的定期目检和镜检,发现锚头鳋发病高峰为5—9月,鲫鱼疫病感染占所有鱼类感染的98%,具有流行时间长、流行范围广、感染强度大、为害严重、锚头鳋繁殖数量与水温成正比等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