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圈闭类型难以识别,油水关系复杂的问题,从非均质性研究入手,论述储集层钙质夹、隔层的成因,揭示了其在油藏顶部对油气的封堵作用,为油气成藏提供了必要条件。研究表明,区内钙质夹、隔层发育7层,其中钙质隔层3层,钙质夹层4层,对油气水的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并制约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2.
推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寻找现代生态养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综合概述现代生态养殖技术具体对策与现存问题,为养殖相关企业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淮稻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硫(S)浓度下(9、720mg·L-1)硒(Se)(5mg·L-1)和镉(Cd)(1、10mg·L-1)交互胁迫对水稻幼苗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包括生物量、巯基物质含量和硒、镉含量。结果表明:(1)Cd对水稻幼苗各部分生长状况抑制能力大小不同,其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茎长的抑制;(2)在无Se条件下,随着Cd浓度的增加,Cd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毒性不断增大,在加入一定浓度的Se后,Cd的毒性作用得到缓解;(3)在不同浓度S处理和Se、Cd交互胁迫下,随着S浓度增大,Cd对水稻幼苗毒性作用减轻;但高浓度的S处理反而对Cd与Se交互实验中Cd的毒性产生协同作用;(4)高浓度的S处理可以抑制水稻幼苗对Se的吸收;(5)巯基物质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Se、Cd交互实验中,低浓度S处理可以提高水稻幼苗中GSH和PCs的含量,从而促进植株体内重金属和PC的络合作用,缓减Cd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理想株型水稻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经济产量和抗病能力.通过探究两份新株型水稻种质的农艺性状变异和遗传特性,为水稻高产抗病育种提供优异理想株型种质资源.[方法]以两个重组自交系中发现的两份自然重组的新株型种质08yi和RIL60以及由同一自交系选育出来的常规种质08yc和RILc为材料,进行不同生长时期的株型构成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植被NPP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生态恢复及生态健康评估提供支持。[方法]运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9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并对植被NPP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测。[结果]关中平原城市群年均植被NPP值介于340.3~573.5 g C/m2,年均增长率为9.1 g C/m2,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不同地貌区NPP增长趋势相似。大部分区域植被NPP变化速率大于0,且变异系数较小,植被NPP以小幅增加为主。空间上,植被NPP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具有明显空间分异性,是自然、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植被NPP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地貌及≥10℃积温,但因子间的复杂耦合作用对植被NPP的影响更为显著,如降水与气温的交互作用对植被NPP的解释力达到57%以上,探测结果表明两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呈现相互增强效应。[结论]关中平原城市群大部分地区植被NPP有明显增长,表明区域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铝、锰复合胁迫(Al 0mg/L+Mn 0mg/L;Al 25mg/L+Mn 20mg/L;Al 50mg/L+Mn 50mg/L;Al 100mg/L+Mn 100mg/L;Al 200mg/L+Mn 200mg/L;Al 400mg/L+Mn 300mg/L)对向日葵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铝、锰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Al 50mg/L+Mn 50mg/L时达到最大值;MDA含量随铝锰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在Al 100mg/L+Mn 100mg/L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7.
2008年2月23日,《网球俱乐部》杂志邀请部分会员在冠达网球馆举行元宵节主题网球单身party,这也是给会员一年来对杂志的关心和厚爱送出的礼物。为了方便会员到达球场,杂志社还特意准备了专车接送。活动于下午两点准时开始,24名会  相似文献   
8.
以淮稻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硫(S)浓度下(9、720mg·L-1)硒(Se)(5mg·L-1)和镉(Cd)(1、10mg·L-1)交互胁迫对水稻幼苗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包括生物量、巯基物质含量和硒、镉含量。结果表明:(1)Cd对水稻幼苗各部分生长状况抑制能力大小不同,其对根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茎长的抑制;(2)在无Se条件下,随着Cd浓度的增加,Cd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毒性不断增大,在加入一定浓度的Se后,Cd的毒性作用得到缓解;(3)在不同浓度S处理和Se、Cd交互胁迫下,随着S浓度增大,Cd对水稻幼苗毒性作用减轻;但高浓度的S处理反而对Cd与Se交互实验中Cd的毒性产生协同作用;(4)高浓度的S处理可以抑制水稻幼苗对Se的吸收;(5)巯基物质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Se、Cd交互实验中,低浓度S处理可以提高水稻幼苗中GSH和PCs的含量,从而促进植株体内重金属和PC的络合作用,缓减Cd对水稻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