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解群落演替与种群遗传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利用RAPD技术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中短柄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45条条带,其中多态条带为120条,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76﹪,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4.14﹪;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474 7,平均为0.364 2.Nei指数计算的总基因多样性为0.323 4,平均为0.248 4.3个种群的的遗传多样性大小顺序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AMOV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的遗传变异中,30.27﹪的变异发生在种群间,69.73﹪的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31 9,基因流(Nm)为1.653 9.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平均为0.850 1,遗传距离平均为0.162 6,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的短柄枹种群遗传相似度最高.对不同群落的短柄枹种群进行UPGMA聚类,在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中的短柄枹种群先聚到一起,再与常绿阔叶林中的短柄枹种群相聚.短柄枹种群这种遗传结构是其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反映,同时也与群落的微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