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中华绒螯蟹人工配合饵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绒螯蟹俗名河蟹,是属于杂食性甲壳类水生动物。生存在自然界中,既摄食动物性的饵料,又摄食植物性的饵料,其中有活体的,也有死亡腐烂的,直至腐殖质土。随着河蟹人工养殖的发展,市场需求的激增,近年来养殖单位和养殖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一蟹上桌百味淡”。河蟹已越来越被人们视为水产珍品,经济价值较高。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河蟹的人工养殖,充分提高蟹苗资源的利用率势在必行。由于人工养殖河蟹的密度高,因此,饵料是养殖河蟹的基础,单纯依靠池中的天然饵料已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但目前适合河蟹养殖的人工配合饵料尚属空白,使人工养殖河蟹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个体生物统计量的拟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自然水中钾元素含量及“三水”富集钾元素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发展“三水”(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开辟钾肥肥源,1982~1983年,我们对原扬州地区部分水域进行了含钾量测定,并与有关单位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5.
1987~1988年,我们根据鱼、蟹的不同生长要求,利用新挖的池塘,进行以蟹为主的鱼、蟹混养试验,在2.36亩池塘内,连续两年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年亩均纯利1015.19元。试验结果表明,鱼、蟹混养不但可节约饲料、淡化水质、促进生态平衡,而且可最大限度地挖掘池塘生产潜力。现将鱼、蟹混养的饲养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一、混养池条件和配套设施 混养池要通风透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单池面积以1~5亩为宜。池塘呈长方形,四角弧形,长宽比1.5:1。这样,同样池塘面积周较长,因而有充足的栖息、觅食、活动场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发利用水面资源发展养鱼,增加鱼饲来源,我们自1984年开始多点试种苏丹草,1985年全区已种植150~170亩,以苏丹草喂鱼的面积达2000多亩。两年来试验观测及试喂结果表明,苏丹草是一种适应性广、再生力强、丰产性好、营养价值较高的鱼饲作物。 形态特征和生育期 苏丹草属于禾本科高梁属一年生植物。成熟时最大植株高300厘米,茎粗0.3~1.2厘米,全茎有8~12个节,节上有鞘。分蘖开角25°左右,全株成  相似文献   
7.
蟹苗(大眼幼体)幼嫩时期形似浮游动物,半透明,发育稍大后,呈浅灰褐色,由头至尾颜色渐淡,尾部呈白色,体宽0.25~0.33厘米,长0.4~0.5厘米。放流时每公斤有14~16万只,个体小,抗御敌害、摄食、和适应能力弱,又喜集群生活,易被鱼类、蛙类吞食,或不适应环境,而迅速死亡,成活率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在天然水域中因饵料不足,蟹苗体形瘦弱,生长不快。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在苏北水网地区发展“三水”(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增加肥料饲料来源与解决农村沼气原料不足的问题,近两年我们对“三水”的生长习性、放养技术进行了定位观察与综合试验.1983年利用农家沼气池进行了以“三水”为原料的发酵产气试验,并结合进行室内辅助试验.现将部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