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15%紫苏籽(PFS)对湖羊肝脏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2月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含0%(对照)和15%PFS的日粮.饲养84 d后,每组随机选择5只羊屠宰,采集肝脏组织.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目前在畜牧业中广泛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能满足动物需要或者营养供给过剩造成的饲料资源浪费等问题,以20~35 kg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1代公羔为研究对象,将营养需要解析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由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组成。在消化代谢试验中,将12只试验羊随机分为自由采食、70%采食量以及50%采食量3个组,采用全粪尿收集法得到3个采食量水平的ME值、蛋白质和能量消化率,并利用比较屠宰试验分3期进行屠宰测定,将得到的数据建立系列数据模型,最终推算出营养需要量。结果显示:维持净能(NEm)需要量为46.3 kcal/kg0.75、维持代谢能(MEm)需要量为112.0 kcal/kg0.75、维持净蛋白质(NPm)需要量为1 009±98 mg/kg0.75,20~35 kg日增重300 g的公羔生长净能需要量为2.58~5.42 MJ/d、日增重300 g的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11~129 g/d。本研究结果确定了该品种肉羊育肥期前半阶段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该品种肉羊营养的科学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无饲养层单层培养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丁酸钠(Na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前期诱导分化剂,诱导分化7 d,再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分化12 d,建立了体外两步法单层诱导ES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方法,并对诱导分化所得的肝样细胞从形态学、基因表达、蛋白分子标记及细胞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检测,证明了分化所得细胞为肝细胞,肝细胞分化率为41.67%,为肝细胞来源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添加紫苏籽)添加酵母硒对湖羊肌肉和肝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月龄、体重为(23.02±1.36)kg的湖羊公羔45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基础日粮组(C)、C+10%紫苏籽组(PFS)和C+PFS+酵母硒组(PFS+Se)。预试期10d,正试期60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羔羊生产性能,颈静脉采血进行生化分析,同时在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试验,取背最长肌和肝,测定脂肪酸组成、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多不饱和脂肪酸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对湖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2)日粮中添加紫苏籽和酵母硒均显著提高湖羊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P0.05),但对Fe、Cu、Na、K和Mg等矿物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日粮中添加紫苏籽和酵母硒均显著增加肌肉和肝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n-6/n-3的比值(P0.05)。4)在紫苏籽日粮中添加酵母硒显著提高了血清CAT活性和T-AOC(P0.05),降低了肝中丙二醛含量(MDA,P0.05),提高了肝中CAT和GPX基因的表达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紫苏籽日粮中添加酵母硒可提高湖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但不能促进PUFA沉积。因此,酵母硒可能不是促进饲喂紫苏籽日粮湖羊PUFA沉积最有效的方式,需进一步探究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黄体期短期营养水平对湖羊卵泡发育、卵巢细胞凋亡率、葡萄糖转运蛋白及葡萄糖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探讨黄体期营养水平调控绵羊卵泡发育的可能机制。本研究选择经产湖羊30只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撤栓后使用调教公羊试情,发情结束当日定义为下一个情期的第0天,随后6d对所有试验羊给予1.0倍维持需要量水平饲喂,在情期的第7~14天,将试验羊随机分为1.0倍维持需要组(1.0M;n=10);0.5倍维持需要量组(0.5M;n=10)和1.5倍维持需要量组(1.5M;n=10);第15天分别从3组随机挑选屠宰6只试验羊并取卵巢组织待用,剩下的12只湖羊按1.0倍维持需要量词喂,并对原有各组试验羊进行发情鉴定观察,用以统计发情周期。结果表明,与1.0M组和1.5M组相比,限饲导致0.5M组试验羊出现显著的发情延迟现象(P0.05),并伴随着2.5mm直径卵泡/总卵泡比例升高和≥2.5mm卵泡/总卵泡比例的降低(P0.05);TUNEL结果显示,0.5M组试验羊卵巢胞凋亡率显著高于1.0M组和1.5M组(P0.05);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在卵巢组织上各级卵泡中均有表达,且其在1.5M组2.5 mm卵泡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0M组和0.5M组(P0.05);通过对卵泡细胞葡萄糖代谢途径:多元醇途径(Polyol pathway)、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pathway)、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HBP)和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关键基因进行qRT-PCR检测后发现:HBP途径关键酶GFPT2基因表达量在2.5mm卵泡中随采食量水平升高而降低(P0.05),但其在≥2.5mm卵泡中则随营养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0.5M组试验羊≥2.5mm卵泡细胞PPP途径关键酶G6PDH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0M组和1.5M组(P0.05)。综上表明,黄体期限饲造成湖羊发情延迟,推测其可能与其卵巢细胞凋亡率的升高,2.5mm卵泡细胞GLUT4蛋白表达量的降低和HBP途径的增强,≥2.5mm卵泡细胞中HBP途径的减弱及PPP途径的增强有关。本研究通过分析湖羊发情周期、卵巢组织不同直径卵泡分布、卵巢组织细胞凋亡率;卵泡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及葡萄糖代谢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随黄体期营养水平的变化规律,丰富黄体期卵泡发育的营养调节机制,为空怀母羊繁殖力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索能量限饲和补偿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液生长相关激素和背最长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90日龄体质量为(22.02±0.14)kg健康湖羊公羔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EC)、85%能量组(EG1)、70%能量组(EG2)和55%能量组(EG3)。限饲2个月,其日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1.63、9.73、8.40和6.84 MJ·kg-1。补偿期3个月,日粮能量水平均为12.44 MJ·kg-1。试验期间羔羊每个月称质量,采取颈静脉血测定血清激素水平,在限饲和补饲结束时分别屠宰采取背最长肌样进行肉品质鉴定。[结果]限饲结束后,EG1、EG2和EG3组体质量和日增重显著低于EC组(P0.05)。补饲后,限饲组体质量与对照组相近(P0.05)。限饲结束,随着限饲水平提高,血液生长激素(GH)水平升高(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逐渐降低(P0.05)。补饲后,EG2和EG3组的GH浓度显著高于EC和EG1组(P0.05),而各组IGF-1水平相近(P0.05)。限饲后,EG3组背最长肌的pH值、pH24 h值和滴水损失均高于EC和EG1组(P0.05);EG2和EG3组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C组(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低于EC组(P0.05);眼肌面积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随限饲水平增大而逐渐减小(P0.01);EG2和EG3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EC和EG1组(P0.01)。补饲后,EG1组背最长肌失水率高于EC和EG3组(P0.05);EG2组肌纤维横截面积高于EC和EG1组(P0.01)。[结论]能量限饲会降低羔羊体质量,提高血液GH水平,降低血液IGF-1水平,提高背肌蛋白比例,增加肌纤维密度,进而改善肉质。补偿生长后,血液GH保持高浓度,生长性能虽能恢复正常水平,但肉品质相对变差。85%能量限饲后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紫苏籽(Perilla frutescens seed,PFS)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2月龄、平均初始体重为(23.02±1.36) kg的湖羊公羔60只,依据日粮中PFS含量随机分成为:对照组(Control)、5%紫苏籽组(5%PFS)、10%紫苏籽组(10%PFS)和15%紫苏籽组(15%PFS)。预试期14 d,正试期70 d。饲喂试验结束前21 d,从各组随机挑选4只羊进行7 d的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并采集瘤胃液和血液分别用气相色谱法、比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血清中总蛋白(TP)、尿素氮(UN)、葡萄糖(Glu)和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结果表明,日粮中PFS水平对湖羊生长性能(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血清生化指标(TP、UN、Glu、GH和IGF-1)、瘤胃pH和瘤胃液乙酸、丙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等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随着PFS添加水平的升高,乙酸、丁酸和TVFA的含量呈降低趋势,丙酸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15% PFS组中NH3-N和乙酸/丙酸极显著降低(P<0.01);添加PFS不影响日粮中粗脂肪(EE)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P>0.05),但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随着PFS添加水平升高而下降,且15% PFS 组的DM和OM的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10% PFS组的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而15% PFS组的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湖羊日粮中添加PFS水平为10%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山羊睾丸组织为材料,用RT-PCR法成功克隆了山羊DAZL基因的cDNA序列950 bp,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含有8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95个氨基酸,与牛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编码产物含有典型的RNA识别基序RRM和DAZ重复基序;将山羊DAZL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GFP-C1上,构建了山羊DAZ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DAZL,采用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至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确定重组质粒在山羊BMSC内的表达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PPARGC1A/NRF1/TFAM通路核心基因在湖羊性成熟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体况良好和系谱清楚的雄性湖羊18只(3和9月龄,各9只),颈静脉采血后进行阉割处理。ELISA检测血样中睾酮(T)、瘦素、胰岛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定位;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TFAM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外周血中T、瘦素、胰岛素及IGF-Ⅰ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PPARGC1A、NRF1和TFAM蛋白在3月龄和9月龄湖羊睾丸组织的多种细胞内均呈时空特异性表达。此外,与3月龄湖羊相比,9月龄湖羊睾丸组织中PPARGC1A、NRF1和TFAM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PPARGC1A/RNF1/TFAM通路相关基因可能与湖羊睾丸发育和性成熟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梅山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对梅山猪BMSC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并传代梅山猪BMS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压片进行染色体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检测成骨和成脂分化能力.结果显示:梅山猪BMSC体外生长良好,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具有稳定分裂增殖能力;CD29、CD44、CD90等表面标志基因及Fou5F1、Sox2、Nanog等转录因子基因表达呈阳性,CD45、Lin28表达呈阴性;在特定诱导液作用下,BMSC可分化为成骨样细胞及成脂肪样细胞.采用全骨髓法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量纯度较高的梅山猪BMSC,其生长状态良好,可作为后续BMSC相关研究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