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双因素(污水浓度与绿藻种类)试验,研究蛋白核小球藻、四尾栅藻、短带鞘藻和刚毛藻4种藻类在不同污染负荷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污染负荷下,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的增长率高于其他藻种(处理第8天除外),短带鞘藻和刚毛藻在培养4 d后叶绿素a含量较大幅度增长。蛋白核小球藻处理第4天,TP去除率达95.1%,出水TP达一级A排放标准。第8天时四尾栅藻和短带鞘藻对TN、NH4+-N去除率分别达83.6%、77.0%和75.7%、76.3%。在高污染负荷下,四尾栅藻生长稳定,而蛋白核小球藻、短带鞘藻和刚毛藻在处理初期需短暂适应,第4天后蛋白核小球藻生长速度较快;第8天时蛋白核小球藻去除TP效果最好,去除率达73.6%,四尾栅藻对TN和NH4+-N控制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达88.7%和75.4%。  相似文献   
2.
镧和低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红梅  徐玉品  张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65-10467
[目的]研究La^3+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优化拟南芥抗La^3+突变体的筛选条件。[方法]通过人工控制pH值研究低pH值和La^3+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主根生长的影响。[结果]拟南芥种子萌发的适宜pH值范围较宽,但过低pH值会推迟种子发芽,降低种子萌发率。随着酸度的增加,主根生长受到抑制。pH=5.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La^3+浓度为5mg/kg及以下时刺激种子萌发,为10mg/kg及以上时推迟种子萌发,为1mg/kg时刺激主根生长,为5mg/kg及以上时显著抑制主根生长。随着La^3+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去P培养基与纯La培养基中,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对La^3+的反应趋势基本相同。[结论]过低pH值和不低于5mg/kg的La^3+浓度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冬季覆盖作物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为例,初步探讨了生态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地在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以3a的湿地生态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结构,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多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和科学考核方式的完善来加强教学质量。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科研究、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一致,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5.
EM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EM(有效微生物群 )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 ,小麦全蚀病发病区 1hm2 用 15kgEM原露对水 75 0kg拌腐熟农家肥 75 0 0kg翻入土中 ,在拔节、孕穗、抽穗、成熟期喷 4次 1.5kg/hm2 EM原露对水 75 0kg/hm2 ,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抑制全蚀病菌发展 ,比对照增产 85 .71%,增收 2 80 0 .0 8元 /hm2 。  相似文献   
6.
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采用EMS化学诱变方法,在pH值5.5,琼脂浓度为6g/L,La^3+浓度为3mg/kg的选择条件下,以幼苗根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弯曲生长为指标,对经过化学诱变的M2代拟南芥幼苗进行筛选。得到根不弯曲生长明显受抑的为拟南芥La^3+敏感型可能突变体。此突变体的获得为探索La敏感性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专业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综合性和研究性等特点,课程教学实习是该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教学实习进行相应改革,分析了实习设置、组织形式等环节,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相关课程综合性实习。  相似文献   
8.
葎草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葎草在生长过程中对其他植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葎草水浸提液对番茄、矮脚黄、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葎草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终萌发率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对番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对矮脚黄、莴苣的影响较显著,而且地上部浸提液对矮脚黄种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地下部强,而地下部浸提液对莴苣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地上部明显。葎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对3种植物根长和苗长生长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不同处理浓度,抑制根长生长,而刺激苗长生长。[结论]该研究为农业生产和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以不同浓度La3+对拟南芥进行处理,研究La3+对SOD酶、POD酶活性及N、P、K含量的影响,并分析La3+浓度与N、P、K的含量、SOD酶、POD酶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La3+浓度为5 mg/L的时候,拟南芥地上部分N、P、K的含量与SOD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POD酶活性在La3+浓度为5~20 mg/L时均低于对照;La3+浓度在0、5、10、15、20 mg/L 5个处理下所对应的N、P、K的含量与SOD酶、POD酶的活性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