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16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黄淮地区主要栽培的有限和亚有限2种结荚习性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结荚部位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两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其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是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而脂肪含量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因帷幕灌浆工程的隐蔽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完成的工程量计量普遍存在难以控制的情形,文章从法定管理职责的立场、合同管理的角度、技术规范等层面,论述了项目法人对帷幕灌浆工程计量与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为挖掘峨眉山野生茶树和群体种中的优良资源,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感官审评等方法,对峨眉山40份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峨眉山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且多以灌木型为主;18个芽叶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70%~60.99%,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芽叶色泽(60.99%)。因子分析表明,18个芽叶形态性状综合为6个公因子,前6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80.74%,主要代表性指标为叶片大小、叶片锯齿和叶面特征等。聚类分析将研究材料分为5个大的类群,显示了复杂的亲缘关系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适制性研究表明,初步筛选的11份种质资源制绿茶适制性较好,感官审评总分在92分以上,大体表现为香气鲜香带花香、清香高长带花香或栗香浓郁带花香,滋味鲜爽、鲜甜或鲜浓醇。  相似文献   
5.
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BABA后,CAT、POD、PAL活性快速增加,增长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接菌后3种酶活性也增强,POD酶活性呈双峰曲线,而CAT和PAL仅出现一个峰值.BABA可以提高这3种酶的活性,增强了水稻抗稻瘟病入侵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6.
无论飞播造林或人工撒种造林,造林成败除与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有关外,种子质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只有成熟饱满、生命力强的种子,才可获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钛与不锈钢扩散连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人蛟  陈晖  杜志伟 《森林工程》2002,18(4):27-28,24
本文阐述了钛与不锈钢连接的现状以及必须采用中间过渡夹层的原因,并对工业纯钛TA2和不锈钢1Cr18Ni9Ti的真空扩散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定性分析了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工业纯钛TA2和不锈钢1Cr18Ni9Ti扩散连接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抛物面天线整体旋压成型的工艺过程,针对旋压过程铝板拼接焊缝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氩弧焊接工艺控制过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国家,文化宝库中有大量的宝贵遗产。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5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每个民族也都沿袭了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的一种,传统建筑以及传统建筑的装饰更是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云南3种野生稻中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防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栽培稻来源的抗病基因数量有限,并且部分抗病基因的抗病谱窄。因此,从野生稻中发掘抗病基因,将有利于培育抗病谱广且抗病能力强的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抗性鉴定和PCR分析,检测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结果表明,云南野生稻对2个代表性白叶枯病菌Y8和PXO99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疣粒野生稻甚至达到免疫的程度。功能标记检测结果显示,3种野生稻中均不含xa5、xa13和Xa21抗病基因,元江普通野生稻含Xa23和Xa3/Xa26基因或其同源基因,景洪普通野生稻中含Xa1、Xa3/Xa26和Xa27基因或同源基因,药用野生稻含Xa3/Xa26基因或同源基因,而疣粒野生稻含有Xa27抗性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和克隆云南野生稻中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