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漳河灌区1973-2006共34年的资料,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灌溉水利用率,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长系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溉水利用率各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塘堰供水比例、渠道衬砌率、节水改造投资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有较大正贡献率,而中稻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具有较大的负贡献率;反映当地种植结构及管理情况的塘堰供水比和中稻净灌溉定额、反映节水工程状况的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较大,而反映自然条件的生育期降雨量及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影响较小;灌溉水利用率整体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并存在明显波动,但这种波动在逐步减小,即灌溉水利用率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
以库布齐沙漠北缘与黄河河岸之间的生态过渡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每天野外观测沙丘不同部位的露水凝结量来确定小尺度(典型沙丘的坡位)上露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日平均露水凝结量.结果表明,在库布齐沙漠边缘地区有凝结水存在,它的形成对维系荒漠化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该区的日平均露水凝结量为0.172~0.324 mm,其中丘间地露水凝结量为0.248~0.377 mm,阳坡为0.160~0.362 mm,阴坡为0.170~0.305mm,沙丘顶部为0.051~0.272 mm,而0.03 mm的露水量是微生物对于水利用的最低限度,可见露水是该区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沙丘不同部位的露水凝结量不同:露水凝结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依次为丘间地、阳坡、阴坡、沙丘顶部.同时,阳坡上、下部位之间露水凝结量的差异要比阴坡上、下部位的差异更加明显.这将为在库布齐沙漠开展露水研究是否可行提供依据,也为今后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桃江县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具体情况,对有关“包干到户”达一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们的粗浅看法。群众喜爱“大包干”根据党中央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指示精神,桃江县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秋后,有少数社队选定了“宜统则统,宜包则包”的“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形式。到1981年秋后,全县已有95%以上的生产队“包干到户”。群众喜爱“包干到户”,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道路,坚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又摆脱了过去管理体制上的集中过多,生产上的“瞎指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各种  相似文献   
4.
宣亚文  谢东坡  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209-16210
[目的] 在非水条件下,建立快速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方法。[方法] 以冰乙酸为溶剂,用高氯酸的冰乙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定食品中糖精钠的含量。[结果] 经过反复试验,相对标准误差为0.77%-0.96%,加标回收率达97.1%-100.2%。[结论] 该方法定量分析准确,精确度高,可靠性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稻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模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水和肥是影响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为揭示稻田水肥利用规律,以达到稻田节水、省肥、高产、减排的目标,该文以湖北省漳河团林实验站稻田水肥耦合灌溉与控制排水试验观测数据为基础,联合运用作物生长模型ORYZA 2000和田间水文模型DRAINMOD 6.0,模拟分析不同降水、节灌、施肥、控排条件下的水稻产量与稻田排水量响应关系,得出了稻田水肥调控的临界条件,即采用稻田间歇灌溉方式,灌水定额30 mm,施氮量170 kg/hm2左右,控制排水水位20 cm时,节水12.5%~18.87%、省肥35.1%、增产11%、减排19.9%。本研究对加强农田水肥科学管理,提高水氮生产效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文  张欢 《种业导刊》2006,(4):23-25
1 稻谷生产 2005年,稻谷种植面积约为29243千hm2,比2004年增加 863千hm2。受水稻生长期间不良天气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 2005年稻谷单产水平可能略低于2004年。预计全年稻谷总产量为18131万t,比2004年增产220万t,增长1.2%。其中: 早稻产量为3179万t,减产1.3%;中晚稻产量为14952万t, 增产1.8%。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的大米贸易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文 《农业展望》2006,2(8):8-11
概述了中国加入WTO有关大米贸易的承诺。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大米贸易发展的特点。从数量看.加入WTO以来,中国大米出口量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而中国大米进口则经历了一个先减后增的过程。仅从贸易量来看.加入WTO以来中国仍然是一个大米出口国,但从贸易额看,中国在2004年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大米进口国.并且中国进口大米基本上来自于泰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大米价表现为稳中趋升,而大米进口价则表现为震荡下行。最后,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稻农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内大米供求失衡状况及因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中国稻米》2006,(1):45-48
水稻是中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大米是中国居民的第一主食,稻米对于改善农民生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前几年,中国国内的大米供求已经失衡,面临着大米短缺的严峻挑战,2004~2005年,国家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政策,扭转了不利局面。解决中国大米的供求失衡问题,短期来看,依靠国内产量的增长;长期来看,还要兼顾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9.
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的江源县在省内外享有盛名,它集山区、林区、矿区于一体,有其独特的天然资源。全县国土面积1348平方公里,林下草地、荒山荒坡及荒沟等草原资源面积约达11万公顷,其中草原可利用面积就达4.6万公顷。据调查统计,全县草原可食用牧草年储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漳州市沿海地区十分重视耕海牧渔、海洋牧场开发工作。据龙海、漳浦、云霄、沼安、东山等5个沿海县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8万多劳力投入耕海牧渔、海洋牧场开发工作,已开发浅海滩涂水域24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