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择有效的方法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种。[方法]利用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出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培养并测定其酶活。[结果]在单因子诱变中,紫外线效果明显优于亚硝酸,致死率70%~80%的诱变剂量比较理想。复合诱变比单因子诱变效果好,产酶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菌落生长速度也加快,在多次传代试验中,菌株的性状也比较稳定。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15 W,照射距离30 cm左右,照射时间8 min)和亚硝酸(0.1 mol/L的NaNO3处理5 min)的复合诱变,复筛得到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纤维素酶活力提高了61.10%,滤纸酶活力提高了64.01%。[结论]通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张建云  崔树军  武秀琴  宋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35-6636,6640
[目的]研究氟氯氰菊酯降解菌GZ-3的分类鉴定和降解性能。[方法]通过富集筛选的方法,从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到1株氟氯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GZ-3,观察其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通过培养观测其对氟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并对其进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还利用Biolog生态板就氟氯氰菊酯降解菌对31种碳源利用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氟氯氰菊酯降解菌GZ-3在37℃和220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72h后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氟氯氰菊酯的降解效率可达80%以上。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多数铜绿假单胞菌的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该菌对氟氯氢菊酯农药污染的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甲烷氧化菌以甲烷为其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在全球大气甲烷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污染治理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总结了目前甲烷氧化菌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检测方法,分析了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污染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评价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康氏木霉RW-1为材料,采用固体发酵方法,对所产纤维素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6.0的条件下,最适培养温度为28℃,固体发酵最佳培养时间为108 h,最适接种量为8%,CMCase酶活、FPA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分别达14.2、9.2、4.8 U/g.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玉米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经过预处理、水解、发酵可生产酒精。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及生物处理法;水解主要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发酵主要有直接发酵法、间接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等。介绍了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关键技术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富营养条件下不同氮源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生长及水质的影响,旨在预防氮肥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方法】将备用菹草分成2组栽种,第1组按0.2、0.4、0.6、0.8、1.0 mg分别加入氯化铵,第2组按同样梯度加入尿素。每6 d取一次样,监测水体各项水质指标(pH、DO、氨氮和硝态氮)及菹草的生理指标(叶绿素a和可溶性糖)。【结果】氮源浓度越大,菹草叶绿素a含量越少;尿素组0.8 mg/L和1.0 mg/L试验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氯化铵组(P0.05);氯化铵浓度越高,水体pH值越低,而尿素浓度越高,pH值越高;尿素组0.8 mg/L和1.0 mg/L试验组氨氮含量显著高于氯化铵组(P0.05);氯化铵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尿素组(P0.05)。【结论】低浓度尿素更适宜菹草生长,高浓度氯化铵和尿素均抑制菹草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