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黄种皮大豆作胞囊线虫抗源和当地感病栽培大豆杂交,分析盆栽鉴定方法及3号小种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在高密度起始胞囊情况下,不同大小的盆不影响品种胞囊数表现,小盆便于观察和区分鉴定株的抗性;在当地大豆生育期间连续3次盆栽鉴定,各期品种抗性表现一致,胞囊线虫侵染力相似;后代 F_1抗性表现隐性 F_2,代分离抗性表现为受3对隐性基因控制,此代是盆栽鉴定抗性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叶型豌豆苗产量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6个不同叶型豌豆苗的产量、叶面积数、分枝数、新芽数和新芽长度的差异分析表明:(1)豌豆苗的叶面积由托叶和复叶组成,不同品种托叶和复叶面积都具有显著差异,托叶对产量的贡献大于复叶,复叶的数量影响叶面积。(2)豌豆苗的分枝数和切割后腋芽的生长与再生能力有关,影响豌豆苗产量。不同豌豆品种,其分枝数和腋芽再生有显著差异。(3)豌豆苗的含水量、灰分在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维生素C、糖分含量在品种中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不同切割长度会影响产量、灰分和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