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利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过滤液建立成纤维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用于观察和研究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将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除菌过滤冻干,用细胞培养基稀释,按照一定蛋白含量加到上皮细胞的培养基中,制作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结果显示,成纤维上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高浓度细菌滤过液的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边缘模糊不清,细胞出现空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的大量大型细胞开始增加;在添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滤过液培养24h后利用^3H—TdR方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增殖差异是显著的。结果表明,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是可行的,并为以后炎症反应机理研究和抗炎性反应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丝裂霉素C对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10μg/mL的丝裂霉素C处理昆明白胎鼠P1代成纤维细胞1.5、2、2.5、3、3.5、4 h,用台盼蓝和AO/PI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情况,MTT测其增殖情况,PCNA染色观察其增殖细胞状态,比较胚胎干细胞接种在冻存过的饲养层细胞与未冻存的饲养层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丝裂霉素C处理MEF时间小于3 h,不能抑制其生长,处理4 h后,饲养层细胞部分已经没有核仁,部分细胞已经崩解,且胚胎干细胞接种在冻存过的饲养层细胞与未经冻存的饲养层细胞都生长良好.从而得出,10μg/mL的丝裂霉素C处理MEF 3 h,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且不引起细胞死亡,能用来作ES细胞的饲养层,且可以冻存、复苏后直接用于培养胚胎干细胞.  相似文献   
3.
探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感染鸡胚肾细胞(Chicken Embry-o Kidney Cells,CEK cell),并且实现其增殖为目的。将IBV稀释液注射到SPF鸡胚尿囊腔内,培养鸡胚扩繁,观察记录结果;并培养CEK细胞,采用100倍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的IBV进行染毒实验;应用Reed-Muench法计算半数鸡胚感染量为10-6.68/0.1 mL;用Real time PCR检测IBV在感染细胞中的含量,以确定IBV在CEKcells中已经感染且增殖成功。结果表明,接种10日龄的SPF鸡胚可以收集更多的、约8 mL的尿囊液毒;反复盲传至7代的IBV可使CEK cells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最终确定IBV-M41型扩繁成功并且能够在CEK细胞上繁殖,为下一步实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中编码核衣壳蛋白的N基因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构建重组阳性标准质粒的方法,成功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BV的标准曲线。该方法所建立的曲线可检测到初始模板中5×10^2copies/μL的病毒核酸,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大大提高。笔者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健康带毒鸡群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膏芩口服液对内毒素发热小型猪的解热效果及机制。40头试验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组、膏芩口服液组,每组10头。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μg.kg-1,连续2次,间隔12 h,腹腔注射攻毒复制试验猪发热模型,第1次攻毒6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安乃近组注射安乃近;膏芩口服液组灌服膏芩口服液,1次.d-1,连续3 d。分别监测每组6头试验猪的基础体温和攻毒给药后1、3、5、24、30、42、54 h肛温,观察临床症状并评分,并在54 h时,各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1、cAMP、PGE2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缓解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NF-α、PGE2、cAMP、IL-1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PGE2、cAMP含量(P<0.05),但对于IL-1作用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膏芩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其解热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减少发热介质PGE2和c...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连翘酯苷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研究利用连翘酯苷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采用细胞病变法观察连翘酯苷对猪肾细胞(PK-15)、猴肾细胞(Mare-145)、鸡胚肾细胞(CEK)、鸡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等4种细胞的形态损伤;用MTT法检测连翘酯苷作用这4种细胞后的细胞活性和细胞数量的变化。根据这两种方法的结果计算出连翘酯苷对这4种细胞的半数致死量。实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连翘酯苷可致细胞发生病变,而低剂量组的细胞形态优于对照组。经SPSS16.0统计,连翘酯苷对PK-15、Mare-145、CEK3种细胞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37.8、87.1、384.4μg/mL,对PBL应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规定药量的10倍剂量,结果未发现致死性。因此,适当合理的连翘酯苷用量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没有毒性,反而有一定的维持细胞形态的营养作用和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