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废弃鲜烟叶发酵后沼液的再利用方式,开展了沼液不同叶面喷施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的试验。试验分别对比了在烤烟团棵、旺长、打顶后不同时期喷施沼液的5个处理组的数据,结果表明:废弃鲜烟叶发酵沼液对烤烟主要田间病害无诱发或传播作用;喷施沼液对中上部叶片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与不喷施沼液相比,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有所提高,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改善;以旺长期喷施效果最好,其次是团棵期,打顶后喷施效果不如前两个时期明显,不同时期多次喷施对相关性状的改善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烟叶烘烤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烤烟烘烤耗能情况,并从烤房的转型、烤房配套设备的改进、烘烤工艺、新型能源燃料和技术的利用等方面综述烟叶烘烤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抓住机遇进行烤烟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及相关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烤烟节能科研力度;建立大型的专业化烘烤工厂,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并向集约化方向转型;充分利用生物质能源、风能、太阳能、水利能等,同时将红外线等物理干燥技术应用于烟叶烘烤中,以实现烘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促根剂对移栽后烟苗生长、根系发育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确定利于烟苗生长和根系发育的促根剂。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对照、黄腐酸钾、生物炭、高碳基肥4个处理,分析不同促根剂对移栽后烟苗和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R研究不同促根剂处理下烤烟根系氮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分析不同促根剂的烟苗长势、根系参数和活力发现,生物炭的促苗生根效果最好,高碳基肥次之,黄腐酸钾效果最差;测定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亚硝酸还原酶(Ni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4种酶活性排序为生物炭>高碳基肥>黄腐酸钾>对照。根系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表明,NR、GS、NIR3这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与上述的表型和氮代谢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根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相应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NR、GS、NIR3这3个基因分别是调控NR活性、GS活性和NiR活性的关键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应酶活性存在正相关性。生物炭对促进移栽后烟苗的生长发育效果最好,高碳基肥效果次之,NR、GS、NIR3是调控根系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各单项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外观质量评价的智能精准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选取的2017年湖南烟区具有代表性的初烤烟叶样品进行常规化学成分的测量及外观质量评定,通过因子分析法对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的常规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分别构建拓扑结构为7-10-1的各单项外观质量指标预测模型。【结果】所选烟叶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外观质量得分的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网络模型对样本的训练结果表明:各个单项外观质量评价指标预测模型中,网络模拟值与实际目标值之间的误差区间在0~0.5范围内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误差区间在0~1.0范围内的样本比例均达到90%以上,其中成熟度和色度的决定系数达到显著水平;颜色、身份、油分、叶片结构的决定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基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的各项外观质量指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有机质配方肥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水田烤烟施用有机肥的适宜有机质含量及碳氮比,采用自主配方有机肥研究了不同有机质含量及碳氮比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为50%和65%时,烤烟叶片数、产量和产值总体上高于烟草专用肥处理,且烤后烟叶评吸质量总体上有所提升;有机质含量为35%时,烤烟产量和产值略低于烟草专用肥处理。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提高会促进叶片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同时上部叶烟碱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同一梯度内随着碳氮比的提高,评吸质量提高,且中部叶表现出较高的糖碱比。研究认为,水田烤烟有机肥以有机质含量65%、碳氮比19.54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6.
增施微量元素肥或生物肥对烤烟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微量元素肥或者生物肥对烤烟内在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微量元素肥或生物肥处理的各部位烟叶还原糖、总糖和淀粉的含量更接近优质烟标准.各处理中、下部烟叶还原糖与烟碱比更适宜;增施微量元素肥或生物肥均提高了上部叶总氮、烟碱和蛋白质的含量,对于中、下部叶中3种化合物而言,增施宝肽生物肥增加了其含量,增施微量元素肥使其含量降低,增施黑麦草绿肥对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增施微量元素肥或生物肥均有利于各部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增加,且各部位烟叶的含量均为增施宝肽生物肥处理最高;增施微量元素肥或生物肥均增加了新植二烯、致香物质总量和类胡萝卜素(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的含量,除新植二烯含量为增施微量元素肥处理最高外,其余均为增施宝肽生物肥处理最高,且仅增施宝肽生物肥增加了非质体色素降解产生的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总体上来说,不同处理均改善了烟叶品质,其中增施宝肽生物肥处理的烟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烟农对互助专业化烘烤的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烟农对专业化烘烤认知的影响因素.以重庆市武隆县现代烟草示范园为调查样本,调查烟农对互助专业化烘烤模式的认知,并用对应分析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农的学历、种烟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政府的补贴政策、实施专业化烘烤给烟农带来的省工因素等影响了烟农的认知.为提高烟农对专业化烘烤的认知及参与积极性,下一步应强化政策宣传、政府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而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烟草有机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烟草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阐述了不同烟草品种、地域、烟叶的组织结构、外源化学物质等对烟叶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烤烟品种在吉安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K326为对照,在吉安烟区研究了6个引进烤烟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烤后烟叶评吸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产量及烟叶等级结构等。结果表明:粤烟97和云烟97较其它品种更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其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钾氯比明显高于K326,单位面积产值及烟叶等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图像处理的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量化烘烤过程中烟叶形态变化的数值特征指标,实现烘烤过程烟叶水分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密集烤房中不同烘烤阶段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先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鲜烟叶及烘烤过程中烟叶图像的颜色特征(红分量(R)、绿分量(G)、蓝分量(B))及纹理特征(纹理能量、纹理熵、纹理惯性、相关度),以其为输入指标,分别建立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用建立的2个模型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进行预测,并比较其预测精度。【结果】烟叶图像颜色特征R、G、B分量表现出变黄期剧烈上升,定色前期缓慢上升并达到最大值,定色后期至烘烤结束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纹理能量和相关度呈现出变黄前期减小,变黄后期增大,定色及干筋期逐渐减小的趋势;纹理熵、纹理惯性表现出变黄前期增大,变黄后期减小,定色及干筋期逐渐增大的趋势。以烟叶颜色和纹理特征值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其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7 4和0.017 0,预测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048 5和0.020 0,前者预测精度略低于后者,但2个模型均可以满足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实时检测的需要。【结论】图像处理技术可以精确量化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形态特征变化;利用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实现对烟叶含水量的精确估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