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究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Ⅰ(Heat-stable toxin typeⅠ,STa)和鸡卵清蛋白(Chicken ovalbumin)串联表达的3×STa-ovalbumin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后,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将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中抗STa抗体的滴度,应用体外中和试验检测抗体对STa毒素的中和作用。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42 ku;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STa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诱导机体产生的抗STa抗体滴度达到2.33,并且产生的抗体能在体外中和STa的毒性作用。以上结果表明,3×STaovalbumin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酵母双杂交体系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酵母双杂交技术能辨别两未知蛋白的相互作用,描述两己知相互作用蛋白的特征,控制蛋白的相互作用。与传统的生化和遗传学方法比较起来有明显的优势,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此过程中衍生了基于不同适用范围和不同物种的杂交技术。等酵母双杂交的原理及酵母双杂交体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肠炎沙门菌参考株SE50336的SefA主要亚单位编码基因sefA的缺失株SE50336ΔsefA,进一步探究野生株及SEF14菌毛缺失株的生物学功能.以SE50336为模板,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efA缺失株,通过绘制生长曲线、生物被膜测定试验、刚果红-考马斯亮蓝无盐培养基菌落表型试验、RT-qPCR...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肠炎沙门氏菌SEF14菌毛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肠炎沙门氏菌标准株SE50336为模板,PCR扩增其含分泌信号肽的sef14操纵子基因片段,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BR322中,构建重组质粒pBR322-sef14,将该重组质粒转化至经修饰且不含任何菌毛的大肠杆菌SE5000M株中,获得重组菌pBR322-s...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猪源阴沟肠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药物敏感性,从临床病死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优势细菌,经革兰染色、镜检、MALDI-TOF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阴沟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1.4×108 CFU。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猪源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大观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青霉素、氟苯尼考、四环素、磺胺、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综上,分离获得1株猪源阴沟肠杆菌,且耐药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水肿病是能由产志贺样毒素型大肠杆菌产生的Stx2e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对断奶仔猪有较高的致死率,常造成较大的经济.当前,Stx2e毒素影响病原菌与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Stx2e基因缺失株作为后选疫苗的潜力有待确认.本研究中我们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大肠杆菌1522 (serotype O139:K12:H1)和1525 (serotype O157:H19)的Stx2e基因缺失株,并通过PCR检验,DNA测序手段以及Vero细胞毒性试验在细胞水平加以验证.研究发现,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1522△Stx2e株的生长特性与原型株相比没有差异,其分解发酵糖类和氨基酸的能力也未发生改变,但是相较野生株,Stx2e基因缺失株粘附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的能力大幅度降低,可达30%.将表达K99菌毛操纵子基因克隆入1522△Stx2e中,该重组菌能够同时表达K99菌毛和自身的F18菌毛基因,且该重组株的粘附IPEC-J2细胞能力相较原型株增强近l倍.  相似文献   
7.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兽医体系、适应重大社会需求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剖析了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改革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过程、推进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兽医专业学位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应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LM)的三种特异性毒力基因iap、hly、Inl,相应扩增片段分别为457 bp、745 bp、562 bp。引物特异性和菌株特异性试验均表明3对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在对食品中LM进行检测时,整个检测过程在16 h内,检测灵敏度达到2 cfu·g-1样品,检测阳性结果与GB 4789.30-2010方法的完全一致。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是LM检测的一种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鲜食葡萄生产量最大的国家,鲜食葡萄作为国民日常主要水果之一,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年总产量为2 055万t,而中国的鲜食葡萄年产量就已达到9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43%;同时,中国也是鲜食葡萄的消费大国,葡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市场,还有20万t左右的进口[1]。鲜食葡萄是我国葡萄产业的主体,但由于葡萄果肉柔软多汁,含糖量和含水分量高,在采摘、贮藏、运输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病原菌的侵染,每年因此而造成鲜食葡萄的损耗约占销售总量的20%以上[2],浪费相当巨大。文章对葡萄采后的几种主要微生物病害和常用的防治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仔猪腹泻仍然是困扰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喂服特异性抗体、膳食调节、利用遗传育种选育等多种方法被用来预防和治疗ETEC引起的感染。相比其他预防措施,疫苗接种是防制ETEC引起仔猪腹泻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就目前猪用ETEC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ETEC疫苗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效疫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ETEC新型、安全、高效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