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FNL(NCEP/NCAR)1°×1°经纬度网格再分析资料,通过4个时次跟踪分析了2013年4月27日发生在贵州省西南部的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揭示了冰雹形成、发展、成熟、消散和大气物理量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冰雹形成前3~8h,高、低空存在较强的风向、风速垂直切变,构成了叠加在基本气流上的次级环流,为不稳定能量的暴发提供了很强的外部抬升力;大气中低层出现较强的水汽短时强辐合区,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位于700hPa附近,水汽通量值达-2.5×10-6g/(cm2· hPa·s);假相当位温及温度垂直剖面图上随高度增加均存在递减锋区,说明大气层斜压不稳定增强,为冰雹发生区提供大量不稳定能量;-20℃层高度与0℃层间厚度适宜,有利于生成大雹;大气中高层先结束水汽辐合输送转为水汽辐散,冰雹天气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2.
热低压填塞导致暴雨过程物理量垂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荣  袁洪钊  王芬  张娇艳  杜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21-8625,8738
利用FNL(NCEP/NCAR)1°×1°经纬度网格再分析资料,通过4个时次跟踪分析了一次典型西南热低压填塞产生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场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西南热低压在填塞过程中,700 hPa以上无明显冷空气扰动,地面有冷空气入侵,由于大气的斜压和非地转的共同强迫作用下,暖空气沿静止锋锋面爬升至800~600 hPa形成一个较强的辐合上升,垂直上升速度强中心达-2.1×10-3hPa/s,同时在550~200 hPa存在一个较强辐散下沉,垂直下沉速度强中心达0.9×10-3hPa/s,形成强盛的抽吸效应,构成叠加在基本气流上的次级环流,导致强烈上升运动;大气中高层比低层先增湿;暴雨落区就出现在水汽短时强辐合区;大气中高层先结束水汽辐合输送转为水汽辐散,暴雨结束,大气趋于稳定,热低压填塞。  相似文献   
3.
西南低涡造成连续大暴雨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资料、FY-2C红外云图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贵州省西南部2010年6月27~30日出现的一场连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续性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受西南低涡影响;在500 hPa高空图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有一稳定大槽,槽前不断分裂出小槽或气旋性环流,沿高原东侧的阶梯槽伸展路径下滑、传递、补充到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涡中,使西南低涡趋于活跃南移至贵州西部维持发展加深,垂直伸展到200 hPa,72 h盘踞在贵州西部,造成贵州西南部3 d连续出现大暴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对黔西南州重霜冻灾害的认识,做好黔西南州冬季农作物防御低温冻害工作,利用气象资料,对2009年3月13-14日黔西南州出现的严重低温霜冻灾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灾较重的是中北部的兴仁、兴义、安龙、普安、晴隆等县,东南部的贞丰、望谟、册亨等县降温幅度没有中部以北地区大,霜冻轻.霜冻对小麦、油菜有一定影响,对已经出苗的马铃薯影响较大,对叶菜类蔬菜、春茶和正在开花的果树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