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2.
竹林生态系统虽然比较稳定,但病原菌也较多,使用生物农药是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许多芳香植物精油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都有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竹林土壤微生物也可能受到精油抑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常见5种芳香植物精油香茅、肉桂、大蒜、生姜和茶树精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毛竹实生盆栽苗的土壤进行处理,测定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会降低毛竹根际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使变形菌门的细菌成为绝对优势菌群。对微生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香茅、生姜、茶树、肉桂和大蒜精油。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化学、医学材料、信息、环境、能源和安全等领域, 但在林业上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中主要综述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以及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 以及纳米技术在林木生物制药方面的开发应用,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杀青方式(蒸汽和水煮)和时间对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为毛竹笋干加工过程中提高笋干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经过蒸汽和水煮杀青0.0(对照)、0.5、1.0、1.5、2.0、3.0、4.0和5.0 h后的毛竹笋的蛋白质、草酸、单宁、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营养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蛋白质的检测采用二辛可宁酸法,草酸的检测使用靛酚蓝比色法,单宁的检测使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法,可溶性糖的检测使用蒽酮比色法,总酸的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 12456—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执行,糖酸比的计算:糖酸比=糖/酸。【结果】经过杀青处理后,所有的样品蛋白质均有流失,其中水煮处理的笋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且与处理时间没有相关关系。蒸汽处理的笋草酸含量为0.8~1.0 mg·g-1,水煮处理的笋草酸含量均约为1.0 mg·g-1,对照含量约0.1 mg·g-1;蒸汽处理和水煮处理的笋单宁含量分别约为0.38 mg·g-1和0.4...  相似文献   
5.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在筋竹属植物的组织培养,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以及在基因工程如核酸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目的基因的分离及鉴定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筋竹属育种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水培毛竹实生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铜/碳-核/壳结构纳米颗粒(CCCSNs)处理对毛竹抗氧化酶活性、H2O2、MDA含量、光合参数和光系统II(PSII)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CCSNs处理显著提高了毛竹叶片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H2O2含量,随着CCCSNs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片的MDA含量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CCSNs处理后毛竹叶片对光的利用率增大,但并未对其光合作用造成显著影响,对毛竹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影响也不显著。表明CCCSNs的施入并未对毛竹叶片的生理和光合作用造成较大影响,不足以对毛竹的生长造成危害,可为后续的CCCSNs对活体毛竹材的防腐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不同引进地被竹种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讨6个国外引进的地被竹种光合生理特征,掌握引进地被竹种的栽培特性,丰富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为观赏地被竹种的高效培育和园林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掌叶笹竹、熊笹竹、多枝笹竹、青丝赤竹、大笹竹和白纹椎谷笹竹为试验材料,用Licor-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量叶片的即时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_2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6个竹种中,白纹椎谷笹竹、青丝赤竹和大笹竹的即时光合作用显著强于熊笹竹和多枝笹竹;(2)光响应结果显示,白纹椎谷笹竹和青丝赤竹具有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低光补偿点(LCP)和普通饱和点(LSP),掌叶笹竹和大笹竹具有高Pmax、低LCP和高LSP,熊笹竹和多枝笹竹则表现为低Pmax、高LCP和普通LSP;(3)CO_2响应结果显示,青丝赤竹和白纹椎谷笹竹具有较高的CO_2饱和最大光合速率、羧化速率和较低的CO_2补偿点、饱和点,熊笹竹和多枝笹竹具有较低的CO_2饱和最大光合速率、羧化速率和较高的CO_2补偿点、饱和点。因此,青丝赤竹和白纹椎谷笹竹光能、CO_2利用率较高,可以在光照较弱的区域栽植;掌叶笹竹和大笹竹光合能力强,且适生区域较广;熊笹竹和多枝笹竹光合能力弱,应利用设施栽培以满足园林、盆景等小范围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竹亚科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亚科植物具有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用途广、投入少等优势,可以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竹类植物的特殊生长发育规律,至今在形态分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部分竹种存在归属混乱的问题。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文中综述了竹类植物的分类现状和进展,指出了目前竹类植物分类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竹类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