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铅锌矿渣堆周围农田土壤中铜和铅的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海立  余荣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4-7885,8010
对堆积15、25年左右的铅锌矿渣堆周围10、20、50 m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铅和铜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堆积时间越长的渣堆周围土壤中总铅的含量越高,而总铜的含量相对较低;距渣堆越近的土壤中重金属总量越高;在50 m内距渣堆越远的土壤中有效铜的含量随距离的增加而升高,有效铅的含量却相反,在距铅锌矿渣堆周围50~100 m甚至更远范围内的土壤都会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冯定坤  杨再波  何丽芬  龙成梅  毛海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9-10651,10710
[目的]快速分析贵州产大叶桉叶片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叶桉叶片挥发油,同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色谱保留指数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大叶桉叶片中确定出35个组分,其相对含量分数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8.840%,主要成分是桉油精(35.480%)、[1aR-(1a.α.,4a.α.,7.α.,7a.β.,7b.α.)]-脱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氢-环丙[e]甘菊环(12.110%)、对-(孟)-1-烯-8-醇(7.966%)、α-蒎烯(6.187%)等组分。[结论]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操作简便、快速,提取时间能够缩短到4.0min,整个分析周期在1.5h内完成,能够应用于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剑江河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流速为1.2 ml/min的2.4 mmol/L Na2CO3+3.0 mmol/L NaHCO3作为淋洗液,采用YSA型8180A-4#分离柱和WIC-Ⅱ型电导检测器,研究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河水中常见的3种阴离子Cl-、NO3-和SO42-。[结果]结果表明,可以在15 min内1次性检测出3种离子,3种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12~0.20 m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 3,变异系数0.401 9%~2.541 1%,方法回收率为98.57%~102.14%。[结论]该方法用于测定剑江河水中常见的阴离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黄饭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进行详细综述。黄饭花中含有黄酮类及其苷类、苯乙醇苷类、苯丙素酚苷、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色素成分蒙花苷以及挥发油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眼部疾患、降血糖、抗氧化作用、抗肿瘤和保肝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因而,具有深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的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防风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防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结果]在防风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是影响防风挥发油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加水量。正交实验表明,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 h、浸泡时间2 h、加水量700 ml,在此工艺条件下,防风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0.25%。用DPPH法对挥发油自由基进行清除率测定,获得清除率为45%。[结论]防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姜黄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挥发油测定器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同时采用DPPH法测定姜黄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0.5 h、加水量700 ml和提取时间8.0 h,挥发油的提取得率为7.26%;姜黄挥发油自由基平均清除率为75.16%。[结论]优选所得工艺稳定可行,姜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土荆芥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土荆芥中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实验表明,随着提取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的增加,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逐渐增加,当提取时间接近5h、加水量700ml、浸泡时间75min时,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达到最大值。影响土荆芥中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提取时间,其次是浸泡时间,两者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加水量的影响最小,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75min,提取时间6h、加水量700ml,该条件下,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得率达2.18%。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都匀地区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寻求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利用植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对都匀地区铅锌矿区中2种常见植物,即菊科(鬼针草)和凤尾蕨科(蜈蚣草)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中Hg、A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样品消解及最佳仪器工作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其仪器精密度达到:RSD(Hg)=1.21%(n=15),RSD(As)=1.78%(n=15),检出限为:(Hg)0.048 μg/L和(As)0.035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93.4%~101%.说明,鬼针草和凤尾蕨可作为修复土壤中Hg、As污染的植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消解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分析油茶园土壤中铜、铅、锌、镍、钴、镉、砷、锑、汞等9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1~0.054μg/mL,回收率为89.80%~96.88%,相对标准偏差为1.31%~3.68%.说明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土壤污染调查和多种元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