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搞好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 ,对于改善小麦品质 ,增强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1 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优化选择1 .1 适宜的环境条件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应远离主要交通干线 ,周边 2km内没有污染源 (如工厂、医院等 ) ,产地环境符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农田土壤标准。1 .2 适宜的生态条件无公害小麦种植区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和良好的土壤结构 ,具备获得高产的基础。具体的适宜指标为土壤容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压热提取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鹰嘴豆中抗性淀粉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鹰嘴豆淀粉为原料,采用压热法制备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淀粉浆质量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冷藏时间四个因素对鹰嘴豆抗性淀粉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淀粉浆质量浓度21;、压热温度120℃、压热时间41 min.在此条件下,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提取率为13.76;.[结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提取率与理论值比较接近,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为鹰嘴豆抗性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使用哈希DR2800测定水中硫化物快捷、准确,但是实验条件的选择,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显色温度、不同的显色时间及稀释水的pH值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虎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为例,对自动站运行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1.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优化选择 1.1适宜的环境条件无公害小麦生产基地应远离主要交通干线,周边2公里内没有污染源(如工厂、医院等),产地环境符合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及农田土壤标准.  相似文献   
6.
讨论和研究了一类SIS传染病模型及其flip分支.在一定条件下,探讨了该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稳定性以及平衡点不稳定时可能出现的flip分支.经过计算和数值模拟,模型存在一个无病平衡点和一个正平衡点.理论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当正平衡点不稳定时,模型会存在flip分支,通过详细地计算和推导,得出flip分支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玉米籽粒中矿物元素的含量,为提高新疆玉米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地区23份玉米籽粒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分析钙、铁、锌、镁、磷等5种元素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23份新疆玉米籽粒品种镁的含量变动范围为92.65~138.26 mg/100g,磷的含量变动范围为158.91~282.71 mg/100g,钙的含量变动范围为8.22~17.15 mg/100g,锌的含量变动范围为0.84~1.95 mg/100g,铁的含量的变动范围为0.36~1.29 mg/100g。【结论】矿物元素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登海8883>新玉54号>新玉9号>2564>新玉47号>新玉80号>新玉87号>新玉84号>新玉41号>3376>农润919> KX9384>禾玉187>新玉60号> M753>新玉74号>新玉59号>新玉29号>9384>335>新玉77号>新玉13号>新玉65号。  相似文献   
9.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全麦粉、麦胚、麸皮、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为开发全麦粉食品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全麦粉及其组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小麦粉和全麦粉分别有24和29种挥发性成分,生麦胚、熟麦胚、生麸皮、熟麸皮分别有27、37、36和27种挥发性成分。从全麦粉中共检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17.15%),烃类9种(9.5%),酮类3种(3.77%),醛类4种(39.16%),酸类1种(0.76%),酯类1种(0.72%)。【结论】 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数量高于小麦粉,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十二烷为全麦粉区别于小麦粉的挥发性成分,糠醛、3-甲基-丁醛由麸皮熟化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新疆小麦面粉挥发性成分组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测定12个小麦品种的挥发性物质构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分析新疆不同小麦品种面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构成差异。结果表明,12个小麦面粉样品中共鉴定出14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烷烃类50种,烯烃类8种,醛类13种,醇类28种,酮类16种,酯类7种,酸类4种,苯类9种,其他化合物8种。ROAV分析发现不同小麦品种面粉主要挥发性物质有12种:己醛、壬醛、反-2-辛烯醛、癸醛、(E,E)-2,4-壬二烯醛、1-辛烯-3-醇、2-正戊基呋喃、正己醇、1-壬醇、6-甲基-5-庚烯-2-酮、3-辛烯-2-酮、γ-壬内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春小麦、冬小麦分别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