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8年常德市周家店镇水稻二化螟为害严重,为了能更有效合理防治水稻二化螟,采用GB/T 15792-2009稻桩剥查法对该区域稻区的水稻二化螟越冬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越冬前虫口密度最高达477 572头/667m~2,最低为243 121头/667m~2,平均388 250头/667m~2;越冬后虫口密度最高达252 793头/667m~2,最低为31 349头/667m~2,平均145 183头/667m~2。二化螟越冬后种群仍处在较高数量,且在越冬后调查期间已在田间发现二化螟成虫,需持续高度关注该区域二化螟的发生动态。为了降低水稻二化螟的越冬基数,应对稻茬进行适当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岳阳县2011年、2012年连续2年在筻口镇实施了双季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300公顷"三赢"模式核心区示范。通过实施整村连片推进,服务组织、机防队员与农户亲密合作,政府行政部门、农技部门通力协作,实现了农民得利、机防队员创收和服务组织赢利的"三赢"目标。1.加强行政推动,保整村连片推进岳阳县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下到村、组进行动员,乡镇包片干部协调各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钻蛀性害虫对玉米生长后期的危害情况,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4~8月在湖南省岳阳县新墙镇新华村对玉米钻蛀性害虫在春播玉米后期的复合危害损失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显示,玉米6种不同受害部位数与穗粒数、单穗重的降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和0.90,达极显著水平。随着玉米被害部位的增多,穗粒数和单穗重降幅呈直线上升关系,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13.935 3+1.7894x1(x1:为害部位数;y1:穗粒数降幅;决定系数为0.75;P0.05);y2=20.0233+1.9043x2(x2:为害部位数;y2:单穗重降幅;决定系数为0.81;P0.05)。研究表明,玉米受害部位与穗粒数、单穗重及千粒重的降幅之间均呈正相关;随着玉米被害部位的增多,穗粒数和单穗重降幅呈直线上升关系,且钻蛀性害虫主要通过减轻单穗重而造成产量损失。生产中可依据田间危害部位权值数,估算钻蛀性害虫实际危害损失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